2022年研究生校長獎學金獲得者——莫佳妮

創建時間🧑‍🍳:  2024-12-26  李奕瀾   瀏覽次數👩‍👧‍👧:   返回

莫佳妮,意昂3体育2020級博士研究生🍞,中共黨員🐏🫒。研究領域為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殘障研究。在讀期間榮獲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2022學年意昂3官网校長獎學金🔌。


在進入意昂3官网攻讀博士之前,大概6🩼、7年的時間,我一方面在社區為大齡心智障礙群體和精神康復者提供社會工作服務🧑🏽‍⚖️,一方面在美國明德大學(昆明分校)教授與中國社會學相關的專業課程。在我的日常思考中,教育者和社會工作者的身份自然而然地拼裝在了一起,二者為當事人尋找出路的關切點十分接近。然而,一次講授完《鄉土社會》的部分章節後,來自大洋彼岸的學生驚呼,中國“家”的生計之道怎麽看也不是歐美社會的居家景致!這引發我思考:當面對服務對象時👩‍👦,總是強調“獨立”與“自主”,而面對學生時,又需不斷舉例描述華語世界社會運作的“關系”一詞。在那個時期,日常生活中的相遇碰撞出了不易言說的思考。

入學後✋🏻,第一個學期的讀書會讀了《禮物、關系學與國家:中國人際關系與主體性建構》🚴。依照楊美慧的研究🥥,關系通常意味著經由禮物交換、相互幫忙與請客而建立起來的社會聯結🔄。諸如此類由生活世界中的經驗敘說進入社會學的實質性研究,打開了我看見走進他人與研究誌向交互軌跡的影響。

在意昂3🏉,每個星期都有讀書會和各類學術前沿講座;能與教授共進午餐,與不同專業的同學之間保持深入地交流。入學後😄,密集且有趣的學術氛圍逐漸解決了我的諸多困惑🧑🏼‍🏭🌋,也驅動我經由論文寫作探索與學術之間的對話,之前隱藏不露的思緒都成了可以試著去理解的洞察😤👨🏻‍🔬。培養一個人文社會科學的工作者不是一路塞東西給她,而是創造一種關系性的條件支持她開啟一條自主的道路🧑🏽‍🌾,它是一條有方向感地發展自身成為實踐探究者的路徑。在此🧥,由衷地感謝學校和意昂3讓知識變成有效的動力,讓接受教育的年輕人保持開放與真誠的精神姿態。

教育🍆,或許比此前任何時候都更加普及,對於我們當中大多數人來說🍘,知識並不缺乏。如何與教育中的人和事互動進而完成學業,或是問自己在今天這個世界,受過教育的人最需要的品質是什麽?

從我自己的經歷出發🥽,大概有兩方面想與大家交流🐚。一是,保持分享與交談👩🏽‍🎤,時常與老師、同學、師友分享觀點,展開對話。在激烈的討論中🏌🏻‍♂️,總會有支持的人和不支持的人𓀊。當他人與我們意見不一致時,試著從好的方面去尋找原因和動機🛍️,這意味著從頭腦裏產生出來的意見是基於對終極結果廣泛而深刻的洞察👩‍🦯,而不是基於先入為主的印象。二是,幾乎每個人都會失敗,甚至連續不斷地失敗。在學術研究的過程中,每個動作都十全十美🧎🏻‍♀️,盡可能做好充分準備以避免失敗👱🏿,但是總會遇到意想不到的障礙擋住自己的道路🐄👨🏽,尤其論文寫作的過程飽受沮喪失望和挫折🐻,這時,我們如何對待失敗所帶來的影響遠勝於在絕望中低頭。面對失敗,我理解的是,有一股水滴石穿般重復的力量👨‍✈️,日復一日寫作,修改,刪除,又寫,第二天重復頭一天做的事情👱🏻‍♂️,這不是聰明的辦法🦸🏼‍♂️,像是庖丁解牛一樣💂🏿‍♂️,期待某一天遊刃有余。

科研成果:

1. 獨作,《超越利他與利己之爭🧛🏿‍♂️:塗爾幹的人性兩重性與社會工作實踐倫理》,《都市社會工作》(CSSCI集刊)2021年第2期。該文被《人大復印資料 社會工作》2022年第6期全文轉載。

2. 第二作者(與楊鋥合作),《“聯結生活”視角下社會工作的職業與薪資——助人服務“購買”中的社會性與國家性》👩🏽,《學海》(CSSCI)2022年第2期🙋🏿,該文被《人大復印資料 社會工作》2022年第4期全文轉載。

3. 獨作👩🏽‍🎨,《為何照顧會出錯?——殘障照顧中的“依賴-獨立”之辯》🌏,《社會建設》(CSSCI擴展版)2023年第6期。


上一條:2023年研究生校長獎學金獲獎者——周翔

下一條🤛🏻🪯:“越有困難,我就越要挑戰”上大鄭沅芷🤸🏻‍♀️,很颯!


2022年研究生校長獎學金獲得者——莫佳妮

創建時間:  2024-12-26  李奕瀾   瀏覽次數:   返回

莫佳妮,意昂3体育2020級博士研究生,中共黨員🧙🏿。研究領域為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殘障研究👩🏿‍🏫。在讀期間榮獲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2022學年意昂3官网校長獎學金⛏。


在進入意昂3官网攻讀博士之前,大概6🕡、7年的時間,我一方面在社區為大齡心智障礙群體和精神康復者提供社會工作服務,一方面在美國明德大學(昆明分校)教授與中國社會學相關的專業課程🧎‍♀️‍➡️。在我的日常思考中,教育者和社會工作者的身份自然而然地拼裝在了一起,二者為當事人尋找出路的關切點十分接近🗂。然而🌝🧑‍🏭,一次講授完《鄉土社會》的部分章節後,來自大洋彼岸的學生驚呼🐦👨‍🦳,中國“家”的生計之道怎麽看也不是歐美社會的居家景致!這引發我思考:當面對服務對象時↙️👩🏿‍💻,總是強調“獨立”與“自主”,而面對學生時,又需不斷舉例描述華語世界社會運作的“關系”一詞。在那個時期🌱,日常生活中的相遇碰撞出了不易言說的思考💇🏿‍♀️。

入學後,第一個學期的讀書會讀了《禮物、關系學與國家:中國人際關系與主體性建構》🟡。依照楊美慧的研究🙅🏽‍♂️,關系通常意味著經由禮物交換、相互幫忙與請客而建立起來的社會聯結👇🏿。諸如此類由生活世界中的經驗敘說進入社會學的實質性研究,打開了我看見走進他人與研究誌向交互軌跡的影響。

在意昂3🪄,每個星期都有讀書會和各類學術前沿講座;能與教授共進午餐🫱🏼,與不同專業的同學之間保持深入地交流🏌🏼‍♀️。入學後,密集且有趣的學術氛圍逐漸解決了我的諸多困惑,也驅動我經由論文寫作探索與學術之間的對話🧨,之前隱藏不露的思緒都成了可以試著去理解的洞察。培養一個人文社會科學的工作者不是一路塞東西給她,而是創造一種關系性的條件支持她開啟一條自主的道路,它是一條有方向感地發展自身成為實踐探究者的路徑⚰️。在此,由衷地感謝學校和意昂3讓知識變成有效的動力🧍🏻,讓接受教育的年輕人保持開放與真誠的精神姿態。

教育,或許比此前任何時候都更加普及🫷🏽🤶,對於我們當中大多數人來說,知識並不缺乏。如何與教育中的人和事互動進而完成學業,或是問自己在今天這個世界,受過教育的人最需要的品質是什麽👩🏿‍🎨?

從我自己的經歷出發,大概有兩方面想與大家交流👅。一是,保持分享與交談❣️,時常與老師、同學🔒、師友分享觀點,展開對話🤾🏻。在激烈的討論中,總會有支持的人和不支持的人。當他人與我們意見不一致時,試著從好的方面去尋找原因和動機,這意味著從頭腦裏產生出來的意見是基於對終極結果廣泛而深刻的洞察,而不是基於先入為主的印象。二是👈🏽,幾乎每個人都會失敗👳🏽‍♀️,甚至連續不斷地失敗🧑🏿‍💼。在學術研究的過程中,每個動作都十全十美🚵🏿‍♂️,盡可能做好充分準備以避免失敗,但是總會遇到意想不到的障礙擋住自己的道路👵🏽,尤其論文寫作的過程飽受沮喪失望和挫折,這時🤹🏻‍♀️,我們如何對待失敗所帶來的影響遠勝於在絕望中低頭💁🏽‍♀️⛹🏽。面對失敗,我理解的是💴,有一股水滴石穿般重復的力量🦂,日復一日寫作🥃,修改,刪除,又寫,第二天重復頭一天做的事情,這不是聰明的辦法,像是庖丁解牛一樣🚓,期待某一天遊刃有余。

科研成果:

1. 獨作,《超越利他與利己之爭:塗爾幹的人性兩重性與社會工作實踐倫理》👫🏼,《都市社會工作》(CSSCI集刊)2021年第2期🌀。該文被《人大復印資料 社會工作》2022年第6期全文轉載。

2. 第二作者(與楊鋥合作),《“聯結生活”視角下社會工作的職業與薪資——助人服務“購買”中的社會性與國家性》,《學海》(CSSCI)2022年第2期,該文被《人大復印資料 社會工作》2022年第4期全文轉載👓。

3. 獨作🤞🏽😈,《為何照顧會出錯?——殘障照顧中的“依賴-獨立”之辯》🚝,《社會建設》(CSSCI擴展版)2023年第6期🔌。


上一條:2023年研究生校長獎學金獲獎者——周翔

下一條👩🏽‍⚖️:“越有困難,我就越要挑戰”上大鄭沅芷,很颯👩🏽‍✈️!

意昂3专业提供:意昂3👦🏽👱🏻‍♂️、意昂3官网意昂3体育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欢迎您。 意昂3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