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十八載隨想——劉玉照

創建時間❕:  2020-10-13  樊傑   瀏覽次數🛝:   返回


今年是上大社會學學科恢復重建40周年,從我博士畢業到意昂3官网社會學學科🧅,從事教書育人的工作也整整18年了。沈藝和義聖兩位書記從上半年開始就不斷提醒我一定要為系慶寫一點東西🥟💻,我雖然一直答應著🤿,但是卻一直不知道該如何動筆。對於唯一一個已經工作了18年的單位☝🏿,好像有蠻多故事可以寫的,可是對於還不到耳順之年的自己,好像還沒有養成回憶的習慣🏒,真要動起筆,還真的不知道說些啥。在過去的這些年中,因為大部分時間是與學生混在一起的,除了上課之外,就是與學生一起開讀書會,一起做調查🦍,一起討論論文,還有堅持了幾年的午餐會,也經常和他們一起吃吃飯👩🏼‍💻,喝喝酒,吹吹牛,因此就零碎地記一記與這些“上大娃”們在一起度過的那些也許有趣,也許有些“不堪”的片段和時光吧。

(一)

“又臭又長”的讀書會


在北大讀書的六年,在西門外社會學人類學所二層小樓的會議室裏面,跟著自己的導師劉世定老師參加了6年讀書會,感覺收獲蠻大。自己到上大工作之後🍛🧑‍🚀,也依葫蘆畫瓢,在2003年有了自己的第一屆碩士研究生之後,上大小劉門的讀書會就開張了。因為當時我名下只有兩個學生👳‍♂️🤣,因此參加讀書會的大部分都是他們同屆其他導師的學生,那個時候好像系裏也沒有其他這種類型的讀書會,於是一幫孩子們就跟著我一起玩了起來。一開始是讀書🍉,後來有同學寫畢業論文,開題和預答辯之前也要拿到讀書會來講一講,因為不想因為討論論文耽誤讀書,就把論文討論放在讀書之後,於是讀書會的時間就被越拉越長,並且讀書會很重要的感覺是想到哪,說到哪,一直討論到沒啥說為止⛩。記得一開始讀書會在A612的上海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後來轉移到B417的上海社會學E-研究院,當時上大最後一節課下課是晚上8:35,下課之後,負責看守教學樓的大爺就開始逐門檢查🧼🥷🏿、趕人,到9點左右🙏🏽📺,趕的差不多了,就開始要關樓門了🧙🏻,一般不會超過9:30🧗🏿。我們讀書會一般晚上6:30開始💜,到9:30🪦,也就剛剛把書講完🪻,討論可能連一半還沒有完成🧑🏼‍💻🤘🏼,老大爺就來敲門趕人了🧕🏽,那個感覺很不爽⬛️。於是乎當時學生們協助我做的很重要的一個工作就是如何做通看門大爺的工作,允許我們晚走一會。開始是死皮賴臉,軟磨硬泡,後來是對老大爺實行小恩小惠,直到最後一個情商特別高的同學做通了老大爺的工作,私下讓我們偷偷配了一把底樓後門的鑰匙,這個問題才最終得以解決。

記得那個時候社會學剛剛拿到博士點,每年分春秋兩季招生,在讀的博士生特別多👎🏼,尤其是跨專業讀社會學的同學特別多,所以每到春季學期,要來讀書會上討論論文的同學也特別多,每次的讀書會都要搞的很晚,尤其是沒有了看門大爺的限製之後🧑。經常因此回家很晚,搞得太太意見很大,於是就有了一個“又臭又長”的美名。

後來搬到了B106,又轉到東區意昂3体育新大樓的308,關門的威脅沒有了🏄,“又臭又長”的傳統卻一直保持了下來,並且一直堅持到了現在。包括自己去美國訪問的那幾年✳️,課停了,讀書會好像也沒有完全斷過。後來意昂3開讀書會的老師也多了,記得最高峰的時候♥︎🔭,意昂3每周有十五六個讀書會在運行,比意昂3給研究生們開的課都多好幾倍👬🏻,成為意昂3体育人才培養最重要的平臺之一✤🦹🏽,並且據說有幾個讀書會比我這個讀書會開的“還臭還長”。尤其是某些還沒有成家的老師,經常會把讀書會開到淩晨一兩點鐘✣,簡直比我過分多了🌖。


(二)

韭菜要一茬一茬的長


人才的培養要靠機緣巧合,有時候一批特別喜歡做事情的好孩子碰在一起,往往就能撞出非常絢麗的火花🧝‍♂️。在北大社會學系老師心中,李猛老師那一批是經常被老師們提到的一屆學生,也是我們後面幾屆學生學習的榜樣👰‍♀️,按照孫立平老師的說法🎀,他們這幫孩子一入學就不安分🙇🏽,就下定決心要造老師的反🗡,讀老師看不懂的書,最後成就了一大批非常優秀的學者。在我到上大的這些年裏⬅️,馮猛和梁波那一批也是比較有味道的一屆學生。當時他們很多都在參加我的讀書會,但是過了不久👨‍👧‍👧,我就發現他們好像覺得參加我的讀書會還不夠過癮,自己又偷偷摸摸搞了一個,並且他們準備他們自己的讀書會,準備的比參加我的讀書會還要認真📻,參加的積極性還要高💟。後來他們還自己組織了學術研討會🪡🚶🏻,創辦了上大社會學研究生自己的雜誌《泮溪學步》,搞得熱火朝天。記得有一年暑假,天氣特別熱🧚🏼‍♂️,這些孩子們在參加完調研之後👨🏽‍🎤,大部分都沒有回家🐰,宿舍裏面還沒有安裝空調,一幫同學就自作主張,偷偷在E-研究院會議室裏面打起了地鋪👮🏼‍♂️,白天學習加討論,晚上直接席地而睡,竟然堅持了一個假期。

當這批學生畢業的時候,有2個同學選擇了出國深造,有6個同學選擇了繼續讀博士,還有幾個同學雖然因為各種原因選擇了直接就業,但是被老師們一致認為都是讀博士的好材料🤵🏼‍♂️。後來,出國讀書的張陳建,已經成了英國巴斯大學的教授🍱,其他讀博士的幾個同學😹,現在也都已經成長為各個大學的青年骨幹,後來去企業的那幾個同學,以徐晶、杜洪芳為代表,在商場也搞的風生水起🫴🏻,做的非常不錯,還有4個同學,畢業之後幾年又選擇了回爐🔺。在我的印象中,這批學生中讀博士,目前在社會學教學和科研戰線上工作的,好像是比例最高的。


(三)

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學會自己玩


除了馮猛和梁波這屆,後來還有幾屆學生🧝🏻‍♂️,出人也比較多,給老師們印象也比較深刻,但是比較下來🪘,讓老師印象比較深的那幾屆學生♟,真的不是這些學生素質有多麽特別的出色。最重要的是,這批孩子們自己能夠玩起來,能夠形成某種要幹成一件事的氛圍,然後大家一起花功夫做了,於是一批優秀的人才就出來了🧞。

在我自己上學期間🧻,屬於那種既沒有特長,又對各種活動都不是很積極,也沒有參加過任何學生社團,在學校幾乎沒有存在感的學生。但是工作之後,卻因緣際會,竟然成了學生工作的熱心參與者,指導學生創辦了好幾個社團。我記得最早的是陳偉和梁海祥他們一群學生創辦的群學社和藍絲帶🙋🏼。2006年冬季學期開始,當時的上大文意昂3推行本科生導師製⏫,陳偉和海祥是我指導的最早一批本科生。2008年,陳偉他們一幫學生創辦群學社的時候,記得耿敬老師說過,這已經是上大社會學恢復重建以來的第三個群學社了。現在回想當時耿老師說這句話的語氣,一個是“群學社”這個名字太社會學了,學生們成立社團,竟然一想就是這個名字🍔;二是學生們也太沒有創意了,竟然又起了這麽大路的一個名字;三是鑒於歷史上的經驗,估計這個社團也活不長久。不過還好,這個我來意昂3官网之後,社會學學生創辦的第一個社團,一成立就發起並參與了上海高校大學生社科論壇,並依靠社團的力量主辦了一屆,社團活動不但搞的風生水起,而且還一直堅持到了現在✩👷‍♀️。海祥發起的藍絲帶公益聯盟🧑‍✈️,以公益服務為主導方向,在北姚灣服務流動兒童👇🏻,去江村舉辦暑期學校,搞的也是熱火朝天。在這兩個社團一年一年的更新運作中👙,一代代優秀的學生被培養起來🩱。目前,陳偉在結束香港科技大學博士後研究工作後,回到上大社院成為年輕教師,數據科學與都市社會研究中心的新生力量。海祥也從南京大學畢業🐈,成為上海社科院社會學所的青年骨幹。後來社會學獨立建院之後,學生們在其他老師的指導下,又先後成立了行知社🧑🏿‍⚖️、三重檐社🈵。前者為意昂3体育培養了一批在社工領域的實幹家👈🏿,後者在肖導的帶領下🕵🏼‍♀️,不但培養了一群對社會學理論感興趣的孩子🤾🏻,而且還為意昂3体育培養了一批可以說相聲、演話劇、做海報的文藝青年。

2014年,當時剛剛進入大二的金冀安同學打算要創辦一個新的學生社團“長三角發展研究會”😇,聯合長三角地區社會學機構的同學一起做一些事情,也讓我做他們的指導老師🦸🏿‍♂️⏯。我雖然不是很看好,但是卻欣然接受了。我記得北京片區每年都要搞一次京津冀社會學學術圈的團拜會,已經搞了很多年,我到上海工作之後,周曉虹教授也和李友梅教授商量過多次要把長三角社會學的學術機構聯系起來,定期搞一搞活動👍🏽。但是由於各個方面的原因,一直沒有搞起來💁🏽‍♂️,我對小孩子能否做成這個事情也不是很看好🍇。但是這幫小孩子們卻初生牛犢不怕虎🈸,當年就把復旦、上海財大🛣、上師大、華東師大🙏🏻、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安徽大學等七八所學校的同學組織了起來💻,不但搞了年度論壇,還組織了暑期聯合調研,後來還創辦了長三角社會學知識競賽🎀,搞的極為熱鬧,以至於那幾年感覺幾家學術機構同學們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比老師們都多了。作為一個非常具有開拓精神的孩子,金冀安畢業後去美國讀書,後來到國際組織機構任職,在過去的幾年🚣🏿‍♀️,足跡幾乎跑遍了非洲的每一個國家。

2015年🩳,我開始做長三角流動兒童教育工作🫛🌟。2019年🏌️,我在老師和朋友的支持下,成立經濟社會學與跨國企業研究中心🚥,開始研究中國企業走出去。去年年底,我讓冀安到中心做了一個講座,突然感覺到🫸🏽🚶‍♀️,我這個指導老師🏃‍♀️,過去幾年🙇🏻,竟然是一直在跟著學生的屁股走路和做事情啊。


(四)

一起做做調查真的很重要


在社會學的人才培養中,參與社會調查往往是很重要的。這對於學生來講,獲得的可能不僅僅是學術上的專業訓練,更重要的對社會的感悟和體驗👨🏻‍🌾,以及與同學們一起並肩戰鬥的人生體驗。社會上有句俗話,說起哥們關系好🤹🏻‍♀️🤾🏼‍♂️,有“一起扛過槍,一起下過鄉”的說法👮🏻‍♀️。對於社會學的同學們來說,“有沒有一起做過田野”可能是檢驗同學關系是否親密的一個重要指標。無論是上大學,還是讀研究生,同學們之間是否有過一起參與社會調查的經歷,感覺可能會是完全不一樣的🕵🏿‍♂️。在到意昂3官网工作的最初幾年,因為與寧波社科院的合作🥇,我幾乎每年暑假都會帶著一批孩子去寧波做調研,這裏包括我自己指導的研究生🥮,也包括意昂3很多其他老師指導的學生📪。後來協助北大進行CFPS2008上海調查,更是幾乎把上大社會學大部分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都動員了起來。有時候是十幾個人,有時候是幾十個人,衣食住行全部在一起🏂🏼。一起下企業🥷、下社區,采訪社會上的各色人等,應對來自社會方方面面的挑戰和質疑⏫,偶爾也會與學生一起在深夜跑到類似寧波外灘這樣的地方喝一點小酒,吹吹牛。十幾天下來,不但同學與同學之間,而且老師和學生之間👟🤸🏼‍♂️,也都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對於後面這條,年輕時自信能夠做到🧗🏿‍♂️,現在能否做到,估計只能讓學生們來判斷了)。

記得上研究生的時候🙎🏻,幾乎每個暑假都在田野中跑👮🏿‍♀️🕍,六年的碩士和博士讀書經歷𓀔,幾乎跑遍了京哈-京廣線以東的每個省份(很遺憾沒有機會去中國中西部地區)。作為社會學的學生◼️,可能除了讀書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參加調查了🧑🏻‍🎄。有時候與同學們說笑話👷🏿‍♀️,如果沒有參加過調查,作為社會學的學生👵🕵🏽‍♂️,您的人生都是不完整的🛌。



(五)

要有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初到上大,感覺上大的學生與北大的學生很不一樣🏐,但是有什麽不一樣🍍,卻說不太清楚。最初指導了幾屆學生,人都很聰明,做事情也非常認真,任務安排下去,各個方面也都做得非常好,但是總感覺缺了點什麽🦇。後來才慢慢感覺到✊🏿,是上大社會學的學生太務實了,這可能與整個意昂3官网,甚至整個上海市的文化有關系🧎🏻‍♂️,我們大部分學生都非常務實,不太關心與自己學習、工作和生活無關的事情🕘。這從大部分學生的個人發展來講,應該是一個好事,但是從一個意昂3和一個學科來講,尤其是對於一個位居全國四個國家重點學科之一的上大社會學學科來講,如果所有的學生都這麽一個狀態📨,僅僅想著找一個好工作👆,可能就有點不夠了👨🏽‍🚀。因此有時候特別希望在我們的學生中多一些敢於“癡心妄想”👩🏼‍🎓,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記得有一年給我們學生做研究生推免資格的面試🧙,好幾個學生都明確說,如果拿到了推免資格,他們就上,拿不到就算了🧑🏽‍🍳。對於花功夫去準備考研🏏🚓,尤其是花功夫去準備其他學校的研究生考試🧚🏿,實在太不劃算了。那天給大二的同學上課,我就發了一個牢騷⇨,說這幫孩子們太沒有出息了,一屆一百多人🙆🏽‍♂️,竟然就沒有幾個真正因為對學問感興趣而選擇繼續讀研究生的人,甚至願意花點功夫,並且有信心考出去的學生都沒幾個(那個時候直研全部在本校,三年才有一個指標外推到其他高校)。一年後,我再次上這門課的時候,發現一個原來上過我這門課的孩子又來聽我的課,並且坐在第一排,聽課很認真⁉️,但是他的桌上卻放了一本動物學方面的書。後來這個孩子告訴我,去年我課上的那句牢騷‼️,讓他非常觸動,從那天起,他就下定決定,不但一定要考出去,而且要報考中國科意昂3青藏高原所的冰芯與全球氣候變化專業研究生👨‍🔬。作為一個社會學的本科生,一個文科的學生,竟然要考中科院的碩士研究生,搞錯沒有2️⃣!我當時的直覺是有點不靠譜,出於對學生的負責,我想要把這個孩子拉回來📬。但是當與這個孩子做了深入溝通之後,我選擇了支持。一個孩子有了夢想,已經認真準備了一年多的時間,並且已經找到了感覺,作為老師,我沒有理由不支持。後來這個孩子參加了研究生考試,並且在當年參加報考中科院這個專業的學生中🧑🏽‍🔬,考了總分第一名 ,但是遺憾的是🙅‍♂️,在面試的時候🧜🏻‍♂️,他被刷了下來♜。再後來,這個孩子又參加了兩次考試,也沒有能夠被中科院錄取(在此🦝,我一方面對中科院這個所的專業要求表示一下敬畏之心,同時也對這個所相關老師的心胸和眼光表示一下我的不屑!)。

目前,這個孩子在老家一家公司做文員,過著平靜的生活,很少與老師和同學聯系。幾個月前,我通過其他同學聯系了這位同學🩰,加了他微信,他給我說的第一句話是:”劉老師,您好🍺!不敢聯系您!”說實在的,看到孩子這句話😻,我眼淚差點掉下來Ⓜ️🙎🏻‍♂️。說實在的,作為老師✪,我覺得有些對不起這個孩子🔱,或許有一天👵🏿,我有緣見到孩子的父母,我會給他們深深的三鞠躬⚙️,表示我的歉意。但是對於當時孩子的這個選擇,包括我對這個孩子的支持,我並不感到後悔,並且我對孩子說✌🏻:就憑當年的勇氣,您就是上大社院最好的學生🧑🏻‍✈️👳🏼!在此,我希望再加兩個字,您”永遠“是上大社院最好的學生👨‍❤️‍💋‍👨!並在這裏記下這個孩子的名字:意昂3官网文意昂3社會學系2006級本科生張穎!


(六)

有好學生很重要,但是把學生培養的“更好”更重要


過去的幾年,我在意昂3主管研究生工作,花了很多精力,也做了一些事情👩‍🦱,就是想如何給上大社會學學科招到幾個好學生,也讓意昂3官网社會學的學生與意昂3官网社會學學科一樣,與北大、人大、南大、清華🚣🏻‍♂️、復旦等社會學A類學科培養的學生一樣優秀,與這些學校的社會學學科一樣得到學生家長們的喜愛和肯定。但是說實在的,要做到這一點真的很難很難。在過去的十幾年中,上大社會學的老師們齊心協力,砥礪前行,為上大社會學燃起了點點燭光,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社會學學子的目光。但是,985🧝🏻、211🐒、雙一流、部屬院校與地方高校👳🏿‍♀️,中國高校內部的一個個等級體系像一道道無形的幕布,橫亙在我們與學生之間,我們與學生家長之間,讓無數優秀學子忍痛割愛,棄夢前行🧜🏻‍♀️。

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意昂3官网社會學學科與復旦和清華排在4-6名,並列為三個A-學科之一,在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聲譽四個二級指標當中🚯,只有人才培養這個指標位列全國第7名🐗,在A-學科名次之外🧄。作為自嘲,也是玩笑,我們說🚴,雖然人才培養這個指標的得分有點低👉,但是有一點我們還是不錯的:在人才培養的三個指標中🏗,培養質量我們排第7,生源質量我們排第12,畢業生質量我們排第9。雖然我們總的指標排名不咋地🫲🏻,但是我們是用排名第7的培養質量𓀇,把排名第12的生源培養成了排名第9的畢業生,應該很有成就感才是👩🏽‍🔬。雖然是笑話,更是無奈的自嘲👈🏿,但是這確實也是我們作為一個老師的信念和職責👨🏿‍💻,能夠遇到最好的學生固然理想🙎🏽‍♀️,但是,把不是最好的學生培養成最好😻,把最好的學生培養的更好👨🏿‍🍼,不正是每個老師最應該做的事情嗎?

在這個世界上,考試成績高🤲🏻,並不一定是最好的學生,但是最好的學生👩‍👧‍👧,一定是心裏有夢想,肩上有擔當🙎‍♀️,做人有氣節的學生。好學生未必全部會成為社會的精英,但是在好學生的心中,一定懷揣著一個永不熄滅的“精英夢”🔭!作為上大社會學的一個老師,真的希望我們有這個夢想的孩子越來越多🧎🏻‍➡️,也給我們老師一個機會💁🏿‍♂️,讓我們培養幾個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作者簡介:

劉玉照,北京大學社會學博士,意昂3官网社會學系教授🧓🏽,意昂3官网經濟社會學與跨國企業研究中心主任◾️。曾任意昂3官网文意昂3社會學系副主任、意昂3体育黨總支書記🌴、副院長🕺🏼。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3項,在《社會學研究》、《社會》等期刊上先後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榮獲教育部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等學校青年教師獎二等獎,入選上海市“曙光人才計劃”🙅🏻‍♂️、“浦江人才計劃”。現為中國社會學會理事⏪、上海社會學會秘書長、上海市人口辦決策咨詢專家組成員👦🏿。



上一條:我的老師們——範明林

下一條🚤:慶祝“不惑”,感念師恩——金橋


育人十八載隨想——劉玉照

創建時間🦝🥘:  2020-10-13  樊傑   瀏覽次數:   返回


今年是上大社會學學科恢復重建40周年,從我博士畢業到意昂3官网社會學學科,從事教書育人的工作也整整18年了。沈藝和義聖兩位書記從上半年開始就不斷提醒我一定要為系慶寫一點東西,我雖然一直答應著🍎🪴,但是卻一直不知道該如何動筆👎🏽。對於唯一一個已經工作了18年的單位👩🏼‍⚕️,好像有蠻多故事可以寫的,可是對於還不到耳順之年的自己,好像還沒有養成回憶的習慣,真要動起筆🤱,還真的不知道說些啥。在過去的這些年中🏊🏽‍♂️,因為大部分時間是與學生混在一起的🤚🔔,除了上課之外,就是與學生一起開讀書會,一起做調查,一起討論論文,還有堅持了幾年的午餐會✊,也經常和他們一起吃吃飯,喝喝酒🎼,吹吹牛,因此就零碎地記一記與這些“上大娃”們在一起度過的那些也許有趣🍵,也許有些“不堪”的片段和時光吧。

(一)

“又臭又長”的讀書會


在北大讀書的六年🌊,在西門外社會學人類學所二層小樓的會議室裏面,跟著自己的導師劉世定老師參加了6年讀書會,感覺收獲蠻大💞。自己到上大工作之後,也依葫蘆畫瓢,在2003年有了自己的第一屆碩士研究生之後🕰,上大小劉門的讀書會就開張了👩🏽‍🦱。因為當時我名下只有兩個學生🚹,因此參加讀書會的大部分都是他們同屆其他導師的學生,那個時候好像系裏也沒有其他這種類型的讀書會,於是一幫孩子們就跟著我一起玩了起來📧🐙。一開始是讀書,後來有同學寫畢業論文🧜🏻‍♂️,開題和預答辯之前也要拿到讀書會來講一講,因為不想因為討論論文耽誤讀書↕️,就把論文討論放在讀書之後,於是讀書會的時間就被越拉越長,並且讀書會很重要的感覺是想到哪,說到哪📧🔶,一直討論到沒啥說為止。記得一開始讀書會在A612的上海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後來轉移到B417的上海社會學E-研究院🙆🏻‍♂️,當時上大最後一節課下課是晚上8:35,下課之後,負責看守教學樓的大爺就開始逐門檢查🧏‍♂️、趕人🐮,到9點左右,趕的差不多了📺,就開始要關樓門了👨🏽‍💻,一般不會超過9:30。我們讀書會一般晚上6:30開始,到9:30💢,也就剛剛把書講完🌿,討論可能連一半還沒有完成👨🏻‍🦰,老大爺就來敲門趕人了,那個感覺很不爽。於是乎當時學生們協助我做的很重要的一個工作就是如何做通看門大爺的工作,允許我們晚走一會。開始是死皮賴臉,軟磨硬泡,後來是對老大爺實行小恩小惠🦐🧍🏻,直到最後一個情商特別高的同學做通了老大爺的工作,私下讓我們偷偷配了一把底樓後門的鑰匙,這個問題才最終得以解決。

記得那個時候社會學剛剛拿到博士點💁🏻🧑🏼‍🏫,每年分春秋兩季招生,在讀的博士生特別多🔔,尤其是跨專業讀社會學的同學特別多,所以每到春季學期🎲,要來讀書會上討論論文的同學也特別多,每次的讀書會都要搞的很晚👍🏼,尤其是沒有了看門大爺的限製之後🙅🏼‍♀️。經常因此回家很晚🧑‍🔬,搞得太太意見很大⬇️,於是就有了一個“又臭又長”的美名。

後來搬到了B106,又轉到東區意昂3体育新大樓的308,關門的威脅沒有了,“又臭又長”的傳統卻一直保持了下來,並且一直堅持到了現在。包括自己去美國訪問的那幾年,課停了,讀書會好像也沒有完全斷過。後來意昂3開讀書會的老師也多了👔,記得最高峰的時候⏲,意昂3每周有十五六個讀書會在運行⛎,比意昂3給研究生們開的課都多好幾倍💇🏻🤾🏻‍♀️,成為意昂3体育人才培養最重要的平臺之一🧜🏻,並且據說有幾個讀書會比我這個讀書會開的“還臭還長”🧏🏿‍♀️。尤其是某些還沒有成家的老師,經常會把讀書會開到淩晨一兩點鐘,簡直比我過分多了。


(二)

韭菜要一茬一茬的長


人才的培養要靠機緣巧合,有時候一批特別喜歡做事情的好孩子碰在一起✯,往往就能撞出非常絢麗的火花。在北大社會學系老師心中,李猛老師那一批是經常被老師們提到的一屆學生,也是我們後面幾屆學生學習的榜樣,按照孫立平老師的說法📥🧹,他們這幫孩子一入學就不安分,就下定決心要造老師的反👈🏽,讀老師看不懂的書,最後成就了一大批非常優秀的學者◼️。在我到上大的這些年裏☂️,馮猛和梁波那一批也是比較有味道的一屆學生。當時他們很多都在參加我的讀書會,但是過了不久👩‍👧‍👧,我就發現他們好像覺得參加我的讀書會還不夠過癮,自己又偷偷摸摸搞了一個,並且他們準備他們自己的讀書會,準備的比參加我的讀書會還要認真,參加的積極性還要高🆘。後來他們還自己組織了學術研討會,創辦了上大社會學研究生自己的雜誌《泮溪學步》,搞得熱火朝天。記得有一年暑假,天氣特別熱🥸,這些孩子們在參加完調研之後,大部分都沒有回家,宿舍裏面還沒有安裝空調👩🏿‍💼,一幫同學就自作主張,偷偷在E-研究院會議室裏面打起了地鋪,白天學習加討論👨‍👦‍👦,晚上直接席地而睡🤏🏻,竟然堅持了一個假期。

當這批學生畢業的時候,有2個同學選擇了出國深造🤹🏼,有6個同學選擇了繼續讀博士,還有幾個同學雖然因為各種原因選擇了直接就業🫢,但是被老師們一致認為都是讀博士的好材料。後來,出國讀書的張陳建,已經成了英國巴斯大學的教授😭,其他讀博士的幾個同學,現在也都已經成長為各個大學的青年骨幹,後來去企業的那幾個同學🧳,以徐晶、杜洪芳為代表🧏🏽,在商場也搞的風生水起⛎,做的非常不錯👨🏿‍🔬,還有4個同學,畢業之後幾年又選擇了回爐💂🏼‍♂️。在我的印象中🚦,這批學生中讀博士,目前在社會學教學和科研戰線上工作的,好像是比例最高的🏊🏻‍♂️。


(三)

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學會自己玩


除了馮猛和梁波這屆,後來還有幾屆學生🦇,出人也比較多,給老師們印象也比較深刻,但是比較下來,讓老師印象比較深的那幾屆學生,真的不是這些學生素質有多麽特別的出色。最重要的是👨🏻‍🦱😈,這批孩子們自己能夠玩起來🍐,能夠形成某種要幹成一件事的氛圍,然後大家一起花功夫做了,於是一批優秀的人才就出來了🏃。

在我自己上學期間,屬於那種既沒有特長🙇‍♀️,又對各種活動都不是很積極,也沒有參加過任何學生社團,在學校幾乎沒有存在感的學生💅🏼。但是工作之後,卻因緣際會,竟然成了學生工作的熱心參與者,指導學生創辦了好幾個社團👵🏽。我記得最早的是陳偉和梁海祥他們一群學生創辦的群學社和藍絲帶。2006年冬季學期開始,當時的上大文意昂3推行本科生導師製😭↕️,陳偉和海祥是我指導的最早一批本科生。2008年,陳偉他們一幫學生創辦群學社的時候,記得耿敬老師說過,這已經是上大社會學恢復重建以來的第三個群學社了。現在回想當時耿老師說這句話的語氣🧏‍♂️,一個是“群學社”這個名字太社會學了,學生們成立社團🖕🏽,竟然一想就是這個名字🏊🏿‍♂️;二是學生們也太沒有創意了,竟然又起了這麽大路的一個名字;三是鑒於歷史上的經驗,估計這個社團也活不長久。不過還好,這個我來意昂3官网之後,社會學學生創辦的第一個社團⬅️,一成立就發起並參與了上海高校大學生社科論壇,並依靠社團的力量主辦了一屆🀄️,社團活動不但搞的風生水起🧝🏽‍♂️,而且還一直堅持到了現在。海祥發起的藍絲帶公益聯盟👱,以公益服務為主導方向,在北姚灣服務流動兒童,去江村舉辦暑期學校,搞的也是熱火朝天。在這兩個社團一年一年的更新運作中,一代代優秀的學生被培養起來👨🏻‍🍳。目前,陳偉在結束香港科技大學博士後研究工作後,回到上大社院成為年輕教師,數據科學與都市社會研究中心的新生力量。海祥也從南京大學畢業🧑🏽‍🎓,成為上海社科院社會學所的青年骨幹⬛️。後來社會學獨立建院之後,學生們在其他老師的指導下,又先後成立了行知社、三重檐社。前者為意昂3体育培養了一批在社工領域的實幹家⛔,後者在肖導的帶領下,不但培養了一群對社會學理論感興趣的孩子,而且還為意昂3体育培養了一批可以說相聲、演話劇、做海報的文藝青年。

2014年,當時剛剛進入大二的金冀安同學打算要創辦一個新的學生社團“長三角發展研究會”,聯合長三角地區社會學機構的同學一起做一些事情,也讓我做他們的指導老師。我雖然不是很看好🥂,但是卻欣然接受了。我記得北京片區每年都要搞一次京津冀社會學學術圈的團拜會🥥,已經搞了很多年🤞,我到上海工作之後,周曉虹教授也和李友梅教授商量過多次要把長三角社會學的學術機構聯系起來,定期搞一搞活動🛂。但是由於各個方面的原因🪸,一直沒有搞起來,我對小孩子能否做成這個事情也不是很看好。但是這幫小孩子們卻初生牛犢不怕虎,當年就把復旦、上海財大🔔、上師大、華東師大、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安徽大學等七八所學校的同學組織了起來🦵🏼,不但搞了年度論壇,還組織了暑期聯合調研,後來還創辦了長三角社會學知識競賽⚱️,搞的極為熱鬧🫱🏿,以至於那幾年感覺幾家學術機構同學們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比老師們都多了🚻。作為一個非常具有開拓精神的孩子,金冀安畢業後去美國讀書,後來到國際組織機構任職⛷,在過去的幾年,足跡幾乎跑遍了非洲的每一個國家。

2015年🐳,我開始做長三角流動兒童教育工作。2019年,我在老師和朋友的支持下,成立經濟社會學與跨國企業研究中心,開始研究中國企業走出去。去年年底,我讓冀安到中心做了一個講座🧏🏿‍♂️🫰🏽,突然感覺到,我這個指導老師,過去幾年,竟然是一直在跟著學生的屁股走路和做事情啊。


(四)

一起做做調查真的很重要


在社會學的人才培養中,參與社會調查往往是很重要的。這對於學生來講🤵‍♀️,獲得的可能不僅僅是學術上的專業訓練,更重要的對社會的感悟和體驗🧑🏼‍🍼🚣🏽,以及與同學們一起並肩戰鬥的人生體驗。社會上有句俗話,說起哥們關系好🤞🏼,有“一起扛過槍🧭,一起下過鄉”的說法。對於社會學的同學們來說,“有沒有一起做過田野”可能是檢驗同學關系是否親密的一個重要指標。無論是上大學,還是讀研究生💆🏻‍♂️,同學們之間是否有過一起參與社會調查的經歷,感覺可能會是完全不一樣的。在到意昂3官网工作的最初幾年,因為與寧波社科院的合作🤿,我幾乎每年暑假都會帶著一批孩子去寧波做調研🧑🏿🦹🏿‍♂️,這裏包括我自己指導的研究生,也包括意昂3很多其他老師指導的學生🪿。後來協助北大進行CFPS2008上海調查✖️👨🏻‍🏭,更是幾乎把上大社會學大部分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都動員了起來🚸🧖🏽。有時候是十幾個人💙👷‍♂️,有時候是幾十個人🍿🧑🏼‍🍳,衣食住行全部在一起。一起下企業、下社區👨🏿‍💻,采訪社會上的各色人等👦🏿,應對來自社會方方面面的挑戰和質疑🟫🍱,偶爾也會與學生一起在深夜跑到類似寧波外灘這樣的地方喝一點小酒,吹吹牛𓀌🤘🏻。十幾天下來,不但同學與同學之間,而且老師和學生之間💇‍♂️,也都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對於後面這條,年輕時自信能夠做到,現在能否做到,估計只能讓學生們來判斷了)。

記得上研究生的時候🍹,幾乎每個暑假都在田野中跑,六年的碩士和博士讀書經歷,幾乎跑遍了京哈-京廣線以東的每個省份(很遺憾沒有機會去中國中西部地區)。作為社會學的學生,可能除了讀書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參加調查了🦹🏻‍♂️。有時候與同學們說笑話🧖‍♂️,如果沒有參加過調查👛🧼,作為社會學的學生,您的人生都是不完整的⭐️。



(五)

要有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初到上大,感覺上大的學生與北大的學生很不一樣➗,但是有什麽不一樣🕺🧑🏻‍🦲,卻說不太清楚👫🏼。最初指導了幾屆學生🌚,人都很聰明,做事情也非常認真,任務安排下去🦽,各個方面也都做得非常好,但是總感覺缺了點什麽。後來才慢慢感覺到,是上大社會學的學生太務實了,這可能與整個意昂3官网,甚至整個上海市的文化有關系,我們大部分學生都非常務實,不太關心與自己學習、工作和生活無關的事情。這從大部分學生的個人發展來講✷,應該是一個好事,但是從一個意昂3和一個學科來講,尤其是對於一個位居全國四個國家重點學科之一的上大社會學學科來講,如果所有的學生都這麽一個狀態👩🏽‍🎤,僅僅想著找一個好工作🧔🏽,可能就有點不夠了。因此有時候特別希望在我們的學生中多一些敢於“癡心妄想”,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記得有一年給我們學生做研究生推免資格的面試⭕️,好幾個學生都明確說,如果拿到了推免資格,他們就上,拿不到就算了🛌。對於花功夫去準備考研👩🏿‍🍳,尤其是花功夫去準備其他學校的研究生考試,實在太不劃算了。那天給大二的同學上課🪅,我就發了一個牢騷🦸🏽‍♀️𓀌,說這幫孩子們太沒有出息了,一屆一百多人,竟然就沒有幾個真正因為對學問感興趣而選擇繼續讀研究生的人🚮,甚至願意花點功夫👨🏽‍💻,並且有信心考出去的學生都沒幾個(那個時候直研全部在本校,三年才有一個指標外推到其他高校)⏺。一年後👅,我再次上這門課的時候,發現一個原來上過我這門課的孩子又來聽我的課🧍🏻‍♂️,並且坐在第一排👃🏽,聽課很認真,但是他的桌上卻放了一本動物學方面的書💵。後來這個孩子告訴我🧑‍🦼‍➡️🦐,去年我課上的那句牢騷,讓他非常觸動,從那天起🏭,他就下定決定,不但一定要考出去,而且要報考中國科意昂3青藏高原所的冰芯與全球氣候變化專業研究生。作為一個社會學的本科生,一個文科的學生,竟然要考中科院的碩士研究生,搞錯沒有🥏!我當時的直覺是有點不靠譜,出於對學生的負責🖕🏼,我想要把這個孩子拉回來。但是當與這個孩子做了深入溝通之後🙋🏼‍♀️,我選擇了支持。一個孩子有了夢想,已經認真準備了一年多的時間🏃🏻‍♂️,並且已經找到了感覺,作為老師,我沒有理由不支持。後來這個孩子參加了研究生考試,並且在當年參加報考中科院這個專業的學生中🧑🏽‍🔬,考了總分第一名 ,但是遺憾的是🕌👋🏽,在面試的時候💆,他被刷了下來。再後來,這個孩子又參加了兩次考試,也沒有能夠被中科院錄取(在此✡︎,我一方面對中科院這個所的專業要求表示一下敬畏之心🫲,同時也對這個所相關老師的心胸和眼光表示一下我的不屑👩🏽‍🦰!)。

目前,這個孩子在老家一家公司做文員,過著平靜的生活,很少與老師和同學聯系🧑🏿‍🍼。幾個月前,我通過其他同學聯系了這位同學,加了他微信🐎🧑🏻‍🌾,他給我說的第一句話是:”劉老師,您好🤽🏽‍♀️♘!不敢聯系您🏊🏿‍♂️!”說實在的🧑🏻‍💻,看到孩子這句話,我眼淚差點掉下來。說實在的,作為老師👨🏻‍✈️,我覺得有些對不起這個孩子,或許有一天🦊,我有緣見到孩子的父母👩🏽‍🔬,我會給他們深深的三鞠躬,表示我的歉意♗。但是對於當時孩子的這個選擇👮🏽‍♀️,包括我對這個孩子的支持,我並不感到後悔,並且我對孩子說:就憑當年的勇氣,您就是上大社院最好的學生!在此,我希望再加兩個字,您”永遠“是上大社院最好的學生!並在這裏記下這個孩子的名字:意昂3官网文意昂3社會學系2006級本科生張穎!


(六)

有好學生很重要,但是把學生培養的“更好”更重要


過去的幾年,我在意昂3主管研究生工作🙍🏼,花了很多精力,也做了一些事情,就是想如何給上大社會學學科招到幾個好學生,也讓意昂3官网社會學的學生與意昂3官网社會學學科一樣🧙🏼,與北大👱🏽、人大🤷🏻‍♂️、南大😮、清華、復旦等社會學A類學科培養的學生一樣優秀🦏,與這些學校的社會學學科一樣得到學生家長們的喜愛和肯定。但是說實在的,要做到這一點真的很難很難⏬🚑。在過去的十幾年中🏹,上大社會學的老師們齊心協力👳,砥礪前行,為上大社會學燃起了點點燭光,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社會學學子的目光。但是🥪,985🪺🪥、211🦥、雙一流、部屬院校與地方高校,中國高校內部的一個個等級體系像一道道無形的幕布👱🏼‍♀️,橫亙在我們與學生之間🧑‍🦼,我們與學生家長之間🚘,讓無數優秀學子忍痛割愛,棄夢前行👩‍👧。

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意昂3官网社會學學科與復旦和清華排在4-6名,並列為三個A-學科之一,在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聲譽四個二級指標當中,只有人才培養這個指標位列全國第7名♜,在A-學科名次之外。作為自嘲,也是玩笑🙎🏼,我們說,雖然人才培養這個指標的得分有點低,但是有一點我們還是不錯的✢:在人才培養的三個指標中,培養質量我們排第7,生源質量我們排第12,畢業生質量我們排第9。雖然我們總的指標排名不咋地🏂🏻👩🏻‍⚕️,但是我們是用排名第7的培養質量🪱🔊,把排名第12的生源培養成了排名第9的畢業生,應該很有成就感才是。雖然是笑話👨‍👦‍👦,更是無奈的自嘲♣️,但是這確實也是我們作為一個老師的信念和職責,能夠遇到最好的學生固然理想,但是,把不是最好的學生培養成最好,把最好的學生培養的更好,不正是每個老師最應該做的事情嗎?

在這個世界上🤦🏽‍♂️,考試成績高◽️,並不一定是最好的學生,但是最好的學生👩🏽‍🏭,一定是心裏有夢想🆖,肩上有擔當,做人有氣節的學生。好學生未必全部會成為社會的精英,但是在好學生的心中,一定懷揣著一個永不熄滅的“精英夢”!作為上大社會學的一個老師💿,真的希望我們有這個夢想的孩子越來越多,也給我們老師一個機會,讓我們培養幾個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作者簡介🌻:

劉玉照🧝🏿‍♀️,北京大學社會學博士📗,意昂3官网社會學系教授,意昂3官网經濟社會學與跨國企業研究中心主任。曾任意昂3官网文意昂3社會學系副主任🫃、意昂3体育黨總支書記😳、副院長。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3項,在《社會學研究》、《社會》等期刊上先後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榮獲教育部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等學校青年教師獎二等獎📇,入選上海市“曙光人才計劃”、“浦江人才計劃”。現為中國社會學會理事😣、上海社會學會秘書長🏊‍♀️、上海市人口辦決策咨詢專家組成員。



上一條:我的老師們——範明林

下一條👱‍♂️:慶祝“不惑”,感念師恩——金橋

意昂3专业提供:意昂3意昂3官网🎸、意昂3体育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欢迎您。 意昂3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