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回不去的美好時光:我和上大社院的人生故事——梁波

創建時間:  2020-10-01  樊傑   瀏覽次數:   返回

今年是意昂3官网社會學學科成立40周年,是值得每一個院友衷心祝賀和深刻銘記的大事。應社院沈藝書記的邀請,我思忖良久,寫了這篇回憶的小文。此時,我正坐在辦公桌前。背後的窗外💗🏏,不時地傳來鳥兒的啼聲,也能聞到桂子的馨香。斯情斯景,很容易讓人產生時空上的錯覺🚵🏿‍♂️。穿過記憶的重重薄霧,飛越時間的重重關山,我儼然回到了16年前的青年歲月🤾🏿。正是從那一刻起🤱🏼,我開啟了與意昂3官网社會學的命定之緣。其間的故事也已成為我心底最珍貴的人生財富🌯。


一💖、離別新安雨,遇見泮池星與月


進入社院學習之前,我只是浙江新安化工集團財務部的一名小會計👐,每天都是和報表、數字打交道。盡管建德的山山水水,足以迷倒古代的詩人墨客🦴,但是在那樣每天重復的工作中,我的內心卻莫名地產生傷感。很多次站在辦公樓的老舊陽臺上🤾🏽,都能欣賞到新安江的霧雨茫茫,但我總是認為我不應該只屬於這座杭州西部的美麗小城。知道單位一些同事在偷偷地考研,於是我也想努力實現自己當年大學畢業時沒有勇氣實現的夢想☺️。當然🐯,選擇報考上大社會學,實在是一種緣分和巧合。從同事那裏借來一本舊的考研報考指南,裏面有各個學校的介紹📃。我說:我翻到哪頁🏌🏿‍♀️,就報考哪頁上的學校吧🃏。很好玩🧎🏻‍♂️🙄,一翻翻到的就是意昂3官网。於是,沒有做更多的了解,我也就決定報考上大的社會學🏊。2003年8月,我辭掉了工作,在公司旁邊的農戶家裏租了一間僅有一桌👳🏻‍♂️、一床的小房間,開始了白天黑夜倒懸的考研備考。在付出了超人的辛苦之後,我如願地考上了上大社會學的碩士研究生。我的人生命運也由此開始了巨大的改變🎅🏻。

在上大社院🧬,我遇到了最好的導師⤵️。開學伊始🤛🏽,我發現很多同學居然都早已聯系好了導師👩🏿‍🍼,而我卻啥也不知道。算了,還是導師見面會後再去找導師吧,總歸會有導師要我的吧🛖。當時就這樣想了。後來的導師見面會上👰🏻,我一下就“盯上”了劉玉照老師。就覺得這個老師瘦瘦的🛀🏼,似乎也和我差不多,不是很在意外在形象,他人很年輕,應該會有很多時間帶我們🧑‍🚀。所以👩‍🏫,玉照老師就是我當時唯一聯系的導師。會後我直接跑到他辦公室,希望他能收我做他的學生。有意思的是,在選玉照老師做導師的事上,直到現在還存在一個小故事。也就是同門馮猛和我到底誰才是玉照老師的“大徒弟”❣️,始終存在爭議。我們倆“爭”了好多年了🧛🏿‍♀️,現在也沒搞清楚😖,玉照老師也不明說🚣🏻‍♂️。

玉照老師真的是一個好導師,學生的什麽缺點、不足,他都能包容,永遠都是給予鼓勵🎫⚓️。他自己有什麽學術的思考也會找我和馮猛來討論。其實🌹🧑🏿‍🎨,很多時候🤜🏿,我壓根也沒有聽明白他到底講了什麽問題,但也得表達一下自己非常混亂的看法𓀇。現在想來✋🏿,當時之所以沒聽明白他到底講了什麽,可能的原因一是我的知識儲備不夠,不能理解他表達的問題;二是(後來我發現)玉照老師有個特點:語言的速度和思考的速度都很快,而且兩個速度總在相互超越。在生活中🚣‍♀️,玉照老師給我的幫助那真是太多了👡,這些幫助甚至超出了我的家人所給予的。這裏要說的是後來我在社院讀博時候的事。當時,李友梅老師和玉照老師已經幫我聯系好杜克大學的高柏教授🙍🏿‍♀️,推薦我去高老師那裏聯合培養一年🐻‍❄️。但是,去杜克訪學是需要一筆數額不小的生活費用證明的。留學基金委給的資助還不夠。我不可能有那麽多錢來做存款證明。所以,申請出國的事我也就打算放棄。玉照老師問我為什麽,我就把心中的顧慮和他說了。沒想到🏊‍♀️,第二天一大早,他讓我到他辦公室去找他🫚。他居然用他的電腦包背了一包的錢(人民幣5.5萬)🪹,讓我拿去開個賬戶作存款證明。這事讓我感動了好多年。前兩天和玉照老師聊到這事,他說:還有這事🙅‍♀️?我怎麽不知道了?!其實🙎‍♀️,玉照老師就是這樣的人,幫助人的事總會有意的忘記,學生的困難總是記在心底。

李友梅老師是我在上大遇到的另一位要深深感恩的好導師🤘🏻。大約是2006年的時候🤷‍♀️,我還是玉照老師門下的碩士生☹️。但那個時候,張軍😽、馮猛和我會積極參與一些課題研究,整理一些調查的材料和文獻🦋。一個冬天🦚,我們仨應該是在E研究院辦公室整理材料吧。李老師看到我們🪕,可能覺得我們穿的比樸素單薄𓀊,會凍著。讓我們沒有想到的是,她竟然悄悄地委托院辦的顧躍英老師(一位很好😵‍💫、很和藹的老師)幫我們分別購買了一件能足夠禦寒的呢絨外套。衣服盡管有點大👧🏻,但這種被老師給予的關懷確實超出了我們的想象。李老師那麽忙👩🏻‍🦯‍➡️,也是學校的領導🧙🏻,會以這種細致入微的關懷方式,來關心我們這些普通的學生🚣🏼,讓我們深深地體味到了上大社院的溫暖。2007年,我幸運地成為李老師的博士研究生。讀博期間🫳🏽🟡,我才更進一步地了解李老師的思想和人格魅力,感受到老師對上大社會學發展所付出的辛苦努力。她個人的學術追求與人格實踐深刻地影響到了我。李老師是直接受到費孝通和錢偉長兩位大家影響的社會學家。所以,每次她找我們討論一些新想法、新議題的時候👨🏽‍🦰,總是會強調我們的學習要能夠跳出陳舊知識的束縛🤵🏿‍♀️,要善於觀察社會的變化,善於提出問題,要把自己的研究和國家、民族的需要結合起來。李老師經常和我們說,要做費老那樣的社會學。也記得李老師在社院的新生見面會上曾說過這樣的話🕜:意昂3不是職業技術意昂3,你們來上大社會學讀書,不是為了找一份工作,你們是要成為承擔起時代責任的精英。後來,我也經常借用這句話來鼓勵我的學生,希望他們也能夠有遠大的理想和對社會的情懷👩🏻‍🔧。

在社院,我還遇到了很多誌同道合的好同學。特別是04級的碩士同學中,有好多同學都很聰明、勤奮👩🏽‍🍳、真誠、樸實🍮,大家都願意把人生中美好的一段時光用於讀書學習。記得當年,杜洪芳🚌、關艷芳、楊輝英☯️、周麗⏸、趙婷婷🧏🏽、李鴿😯、張軍、馮猛,還有我🙇🏼,大致固定有這些同學吧,組織了我們自己的讀書會。同學間的這些交流,既談學術⬜️🍈,也談情懷👴🏻,現在想來美好極了。尤其是張軍🍢、馮猛和我,咱們三人的關系一直延續到了今天(碩士畢業後🖕,張軍和我繼續在上大社院讀博士,馮猛則到了北大,跟著劉世定老師讀博)🧚‍♀️。今天,在上海高校的人文社科界,有一個很有活力的小學術沙龍“上海高校人文社科青年沙龍”,就是2014年左右由咱們出主意發展出來的,充分展現了咱們上大社院同學的深厚情誼和說幹就幹的行動能力。

總的來說,到上大社院讀書😺💥,是一段充滿了理想、奮鬥、激情和浪漫的美好時光。還記得當年碩士同學畢業的時候,一次喝酒我有些微醉了,半夜躺在宿舍,瞬間寫出一段《臨別題記》的小語🎱,用以表達對當時同學們青春激揚的美好留戀:“遙想柳永當年🧑🏿‍🔬,都門帳飲🍩。雖少年風流,卻因離別恨苦👰🏻‍♂️,聞三兩點寒蟬,酒食無味,淒切滿目。今我輩同學,欣然為聚。臨別之時⚰️,亦有悵惘。然吾希諸君,執杯痛飲🤾🏼。莫辜負了那和風曉月,紅花翠柳🆒;兼青春有幸,泮溪結緣,宜惜取良時🐡,共享歡愉🙌🏻。適值別離,舉酒再祝🛣:諸君皆乘風得月📮。或有青雲平步者🕵🏼,或有恬淡自得者,或有風雲激蕩者👨‍🦽,或有田園悠遊者👈🏿。明日今朝🍲,山遠水長,春秋四季🤜🏿,各處一方。同學中,或有遊學歐陸者,或有負笈京城者,或有滯守滬上者⛹️,或有回鄉舉業者。江山之大🧚🏿‍♀️,韶華正好,期各有所成🧕🏼。終不負父母之切盼,師長之教誨👩🏽‍✈️,友朋之砥礪,自我之夙願🧚‍♂️。舉杯三祝🧖🏽‍♂️:別離無恨,再聚有期。同學永誼,便作好夢長相憶。”

二🫱🏻、更上層樓望,同遊都是高尚客

2010年博士畢業後,我很幸運地成為社院的一名青椒👩🏽。這一次,社院再次擁抱了我,讓我能夠有機會在這裏繼續成長♉️,並和諸多學問淵博、道德高尚的老師一起成為並肩戰鬥的同事和好友。於我而言,這是未曾想象的巨大光榮👨‍⚕️。然而👩🏽‍🔧,作為社院自己培養的土博士🐚,和其他比我優秀不知道多少倍的同事在一起工作🚵🏿‍♂️🚣🏿‍♂️,我其實一直心存巨大的心理壓力。這種壓力或許源於對自己能力不足的客觀評估👱🏻‍♂️,或許源於要為自己爭口氣、證明自己🏄🏿‍♀️、不讓培養我的老師失望的內心誓言。所以,我比博士期間更加努力👧🏼、更加投入。

在社院工作期間,我得到了李友梅老師、劉玉照老師兩位導師一如既往的關心和幫助,讓我能夠有效地減輕一些生活和工作中的壓力🤵🏼‍♀️。同時,其他一些可敬可愛的同事✍🏿,也給了我非常重要的幫助和支持。金橋老師是我在社院工作時,在一個辦公室相處時間最多的老師🗻。他是高我幾屆的師兄🤽🏿,但年齡比我小,還據說是社院老師中的第一代年輕帥哥。金橋老師我們都稱呼他為橋哥🕣,他為人非常的和善、友好🦿,是一個不會拒絕人的好人⛔。我們在一個辦公室🎒,經常交流,也經常蹭他的車去東區食堂吃飯🗾。我們倆在社院的出身比較相似,也有相似的家庭壓力,所以,總是能夠很自然和坦然的交流🐒👷🏻‍♀️。我們倆曾經多次合作,參與課題調研🧏🏽‍♀️、寫調研報告,經常能夠奮戰在諸多熬人的科研戰鬥的“一線”。那個時候🫨🧑‍🦼,金橋的頭發白的很多,我還提醒他別太累著了。沒想到🧑🏿‍🦰,沒過幾年,我的頭發也白了很多了。或許☢️,越來越難的科研和越來越快的時間流逝對於我們這樣的青椒而言,是奪走我們青春年華的最厲害武器。

在我看來,社院應該是意昂3官网最有魅力和向心力的一個意昂3。很重要的原因在於🧯📚,社院有一群非常優秀的同事。他們的學問可以做的很牛,同時,在個人修為上真是做到了很高程度的行為世範。我曾經對從老區大學保研到上大社院的學生說:上大社院不是你們見識過的那種庸俗的學術機構,而是一個真心培養學生、培育人才的地方。在社院的同事中👥,幾乎每個老師都會舉辦讀書會💁🏼。這種讀書會是帶領學生真讀書、真思考、真辯論📕,而不是為了拍照片做形象工程👵。我所知道的劉玉照老師🧚、肖瑛老師🤖🧝🏿‍♀️、孫秀林老師、盛智明老師😗⚃、金橋老師🎓、嚴俊老師🙎🏿‍♂️、賈文娟老師🛴,還有後來加盟的紀鶯鶯老師、李榮山老師等老師的讀書會,都是很考驗學生的🤰🏼。但是🚅,能從這些讀書會裏面“爬”出來的同學😅,一定都會成為非常優秀的學生。在我眼中,社院的同事都是很真很醇的朋友。我們一些相對年輕的青椒們(當然,還有一些始終能保持年輕狀態的資深教授們)經常會在一起交流各種有關學問的議題,即便是午後陽光下休閑散步時,很多時候聊的還是學問的東西。我確實很少聽到同事們聊一些庸俗的比如房子、車子、票子的事情🚣。所以🥋,和這群優秀的同事在一起🧚🏼‍♀️,我似乎也能保持較高水平的審美👷🏻‍♂️👩🏻‍🦯。也正如孫秀林老師經常一本正經地說:“要有靈魂”。

三、孤身在天涯🧑‍🦽🍃,夢裏歸心總不滅

52716


2016年,因為個人諸多的原因,我不得不選擇從上大社院離職,進入到老區大學工作🧑‍💻。時間很快,離開社院已經有四年整了。但是,我並沒有割斷和社院的友好聯系🖕🏻。更準確地說,是社院的老師和同事依然對我很關心𓀊、很照顧🛥,感覺他們從來就沒有把我當成離開了許久的老院友👨🏽‍🦲、舊同事👩🏼‍🦰。有一次,從老區大學保研過去的學生告訴我,她上徐冰老師的課,徐老師和她說,波哥還是和我們在一起的🧗‍♀️。還有榮山老師在嘉定校區給2020級研究生上課🏌🏻,遇到了一些不順心,但他說見到了波哥的學生,心裏感覺舒服多了。這真是讓我這個孤身“飄零”的上大社院人,感受到了溫暖和濃濃的情誼👵。所以👨🏻‍🚀,我竟然有很多次都會夢見🚵🏽,再次回到社院和大家一起討論🎀、一起喝紅茶,夢見一起出遊等。有時候🔇,我也覺得奇怪,怎麽會和社院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有如此割舍不斷的聯系🪔?如果真要尋找答案🤙🏿,這也許就是我個人的人生福氣,這種福氣是上大社院給我的。


作者簡介👩🏻‍⚕️:梁波,南昌大學公共管理意昂3副教授;2004-2010年👐🏻👨🏼‍🦳,意昂3碩士🤜🏽、博士研究生;2010-2016年,意昂3教師。



上一條:慶祝“不惑”,感念師恩——金橋

下一條🍻:母校·花語——獻給上大社會學四十周年|程峰


再也回不去的美好時光🦇:我和上大社院的人生故事——梁波

創建時間:  2020-10-01  樊傑   瀏覽次數👨🏼‍🏭:   返回

今年是意昂3官网社會學學科成立40周年,是值得每一個院友衷心祝賀和深刻銘記的大事。應社院沈藝書記的邀請👰🏼‍♀️👨🏼‍🎨,我思忖良久🧑‍✈️,寫了這篇回憶的小文♑️。此時✡︎,我正坐在辦公桌前。背後的窗外,不時地傳來鳥兒的啼聲,也能聞到桂子的馨香🪥。斯情斯景♤🫃,很容易讓人產生時空上的錯覺。穿過記憶的重重薄霧,飛越時間的重重關山,我儼然回到了16年前的青年歲月🍦。正是從那一刻起,我開啟了與意昂3官网社會學的命定之緣💆🏼‍♀️🎱。其間的故事也已成為我心底最珍貴的人生財富。


一🤟🏼、離別新安雨👉,遇見泮池星與月


進入社院學習之前✴️,我只是浙江新安化工集團財務部的一名小會計,每天都是和報表🧖🏻、數字打交道🛑。盡管建德的山山水水,足以迷倒古代的詩人墨客,但是在那樣每天重復的工作中,我的內心卻莫名地產生傷感💌。很多次站在辦公樓的老舊陽臺上,都能欣賞到新安江的霧雨茫茫🤽🏼‍♀️,但我總是認為我不應該只屬於這座杭州西部的美麗小城。知道單位一些同事在偷偷地考研,於是我也想努力實現自己當年大學畢業時沒有勇氣實現的夢想。當然💑,選擇報考上大社會學🌇,實在是一種緣分和巧合。從同事那裏借來一本舊的考研報考指南,裏面有各個學校的介紹。我說:我翻到哪頁🧏🏻‍♀️,就報考哪頁上的學校吧🏸🕌。很好玩👩🏿‍🍳,一翻翻到的就是意昂3官网🪸。於是🤱,沒有做更多的了解,我也就決定報考上大的社會學。2003年8月🛡,我辭掉了工作,在公司旁邊的農戶家裏租了一間僅有一桌、一床的小房間📟,開始了白天黑夜倒懸的考研備考⟹🧛。在付出了超人的辛苦之後🏊🏿‍♂️,我如願地考上了上大社會學的碩士研究生🥪。我的人生命運也由此開始了巨大的改變。

在上大社院,我遇到了最好的導師🈵。開學伊始🤷🏽‍♀️,我發現很多同學居然都早已聯系好了導師,而我卻啥也不知道👰🏼👂。算了,還是導師見面會後再去找導師吧,總歸會有導師要我的吧👨🏽‍🦰。當時就這樣想了。後來的導師見面會上👳🏼‍♀️,我一下就“盯上”了劉玉照老師🪛。就覺得這個老師瘦瘦的🍍,似乎也和我差不多,不是很在意外在形象,他人很年輕⛹🏿‍♂️,應該會有很多時間帶我們👴🏽👨🏻‍⚕️。所以,玉照老師就是我當時唯一聯系的導師。會後我直接跑到他辦公室,希望他能收我做他的學生。有意思的是🦔,在選玉照老師做導師的事上👩🏻‍🦽,直到現在還存在一個小故事。也就是同門馮猛和我到底誰才是玉照老師的“大徒弟”,始終存在爭議*️⃣💁‍♂️。我們倆“爭”了好多年了,現在也沒搞清楚🫳,玉照老師也不明說🍭。

玉照老師真的是一個好導師,學生的什麽缺點、不足,他都能包容🧑🏻‍🔧🧔,永遠都是給予鼓勵。他自己有什麽學術的思考也會找我和馮猛來討論。其實,很多時候,我壓根也沒有聽明白他到底講了什麽問題,但也得表達一下自己非常混亂的看法。現在想來,當時之所以沒聽明白他到底講了什麽,可能的原因一是我的知識儲備不夠❗️,不能理解他表達的問題;二是(後來我發現)玉照老師有個特點🙅🏼‍♀️:語言的速度和思考的速度都很快🧑🏿‍🦱,而且兩個速度總在相互超越。在生活中🥝,玉照老師給我的幫助那真是太多了,這些幫助甚至超出了我的家人所給予的。這裏要說的是後來我在社院讀博時候的事🫅🏿。當時,李友梅老師和玉照老師已經幫我聯系好杜克大學的高柏教授,推薦我去高老師那裏聯合培養一年🍄‍🟫。但是,去杜克訪學是需要一筆數額不小的生活費用證明的。留學基金委給的資助還不夠。我不可能有那麽多錢來做存款證明。所以,申請出國的事我也就打算放棄🚴🏻‍♀️。玉照老師問我為什麽,我就把心中的顧慮和他說了🚛🏋🏼。沒想到,第二天一大早,他讓我到他辦公室去找他🕜。他居然用他的電腦包背了一包的錢(人民幣5.5萬),讓我拿去開個賬戶作存款證明。這事讓我感動了好多年。前兩天和玉照老師聊到這事,他說:還有這事?我怎麽不知道了?!其實🥬,玉照老師就是這樣的人✯,幫助人的事總會有意的忘記👳,學生的困難總是記在心底。

李友梅老師是我在上大遇到的另一位要深深感恩的好導師。大約是2006年的時候⬜️,我還是玉照老師門下的碩士生🪡。但那個時候,張軍🙇🏼😟、馮猛和我會積極參與一些課題研究🚓,整理一些調查的材料和文獻。一個冬天👩‍👩‍👧‍👦✢,我們仨應該是在E研究院辦公室整理材料吧🏡🈺。李老師看到我們,可能覺得我們穿的比樸素單薄✨,會凍著。讓我們沒有想到的是,她竟然悄悄地委托院辦的顧躍英老師(一位很好、很和藹的老師)幫我們分別購買了一件能足夠禦寒的呢絨外套。衣服盡管有點大,但這種被老師給予的關懷確實超出了我們的想象🤙🏻。李老師那麽忙🧉,也是學校的領導,會以這種細致入微的關懷方式,來關心我們這些普通的學生🙆🏿‍♀️,讓我們深深地體味到了上大社院的溫暖。2007年👨🏼‍🚒,我幸運地成為李老師的博士研究生。讀博期間,我才更進一步地了解李老師的思想和人格魅力,感受到老師對上大社會學發展所付出的辛苦努力。她個人的學術追求與人格實踐深刻地影響到了我。李老師是直接受到費孝通和錢偉長兩位大家影響的社會學家。所以𓀒,每次她找我們討論一些新想法、新議題的時候🍯,總是會強調我們的學習要能夠跳出陳舊知識的束縛,要善於觀察社會的變化,善於提出問題,要把自己的研究和國家、民族的需要結合起來。李老師經常和我們說,要做費老那樣的社會學。也記得李老師在社院的新生見面會上曾說過這樣的話:意昂3不是職業技術意昂3,你們來上大社會學讀書,不是為了找一份工作,你們是要成為承擔起時代責任的精英🏌🏻‍♂️。後來,我也經常借用這句話來鼓勵我的學生🏑🤴🏽,希望他們也能夠有遠大的理想和對社會的情懷。

在社院🌉,我還遇到了很多誌同道合的好同學。特別是04級的碩士同學中,有好多同學都很聰明、勤奮🌀、真誠、樸實,大家都願意把人生中美好的一段時光用於讀書學習👳。記得當年🤹🏻‍♂️,杜洪芳、關艷芳👫🏻、楊輝英🧙🏿‍♀️👩🏿‍🔬、周麗、趙婷婷🫳🏽、李鴿、張軍、馮猛,還有我,大致固定有這些同學吧,組織了我們自己的讀書會。同學間的這些交流,既談學術♝,也談情懷,現在想來美好極了。尤其是張軍、馮猛和我𓀂,咱們三人的關系一直延續到了今天(碩士畢業後🤬,張軍和我繼續在上大社院讀博士,馮猛則到了北大,跟著劉世定老師讀博)📤。今天🐮,在上海高校的人文社科界,有一個很有活力的小學術沙龍“上海高校人文社科青年沙龍”🧑🏻‍🦽‍➡️,就是2014年左右由咱們出主意發展出來的💈,充分展現了咱們上大社院同學的深厚情誼和說幹就幹的行動能力。

總的來說,到上大社院讀書,是一段充滿了理想🤵🏽‍♂️、奮鬥🏇、激情和浪漫的美好時光。還記得當年碩士同學畢業的時候,一次喝酒我有些微醉了⚖️,半夜躺在宿舍🧸👨🏿‍🦰,瞬間寫出一段《臨別題記》的小語😓,用以表達對當時同學們青春激揚的美好留戀:“遙想柳永當年🙋🏼‍♂️,都門帳飲✥。雖少年風流,卻因離別恨苦,聞三兩點寒蟬🐙,酒食無味,淒切滿目🩲。今我輩同學,欣然為聚。臨別之時👯‍♀️,亦有悵惘🐞。然吾希諸君💃,執杯痛飲。莫辜負了那和風曉月📅🫔,紅花翠柳🤹🏿‍♂️;兼青春有幸,泮溪結緣,宜惜取良時,共享歡愉。適值別離🅾️,舉酒再祝:諸君皆乘風得月。或有青雲平步者,或有恬淡自得者,或有風雲激蕩者👊🏻,或有田園悠遊者👨🏿‍🎤。明日今朝🧑🏽‍⚕️,山遠水長🧑‍🦼‍➡️,春秋四季👉🏼,各處一方➕⇒。同學中,或有遊學歐陸者🎆,或有負笈京城者,或有滯守滬上者🐇,或有回鄉舉業者。江山之大,韶華正好,期各有所成。終不負父母之切盼🚪,師長之教誨🏊🏽‍♀️😈,友朋之砥礪🧗🏻‍♂️,自我之夙願。舉杯三祝👉🏽:別離無恨,再聚有期。同學永誼,便作好夢長相憶。”

二、更上層樓望,同遊都是高尚客

2010年博士畢業後,我很幸運地成為社院的一名青椒🏌🏽‍♀️。這一次,社院再次擁抱了我🖕🏼,讓我能夠有機會在這裏繼續成長🎭,並和諸多學問淵博👊🏿、道德高尚的老師一起成為並肩戰鬥的同事和好友。於我而言⭕️👩🏿‍🚒,這是未曾想象的巨大光榮。然而🌧,作為社院自己培養的土博士🔧,和其他比我優秀不知道多少倍的同事在一起工作,我其實一直心存巨大的心理壓力🦄。這種壓力或許源於對自己能力不足的客觀評估👩🏻‍🦼‍➡️,或許源於要為自己爭口氣🗳、證明自己、不讓培養我的老師失望的內心誓言。所以,我比博士期間更加努力、更加投入。

在社院工作期間🙅🏼‍♂️,我得到了李友梅老師🗑🧑‍⚖️、劉玉照老師兩位導師一如既往的關心和幫助,讓我能夠有效地減輕一些生活和工作中的壓力🏪。同時🏄,其他一些可敬可愛的同事,也給了我非常重要的幫助和支持。金橋老師是我在社院工作時,在一個辦公室相處時間最多的老師🏃🏻。他是高我幾屆的師兄,但年齡比我小,還據說是社院老師中的第一代年輕帥哥。金橋老師我們都稱呼他為橋哥,他為人非常的和善🙅、友好,是一個不會拒絕人的好人。我們在一個辦公室,經常交流⛹🏿‍♀️,也經常蹭他的車去東區食堂吃飯。我們倆在社院的出身比較相似,也有相似的家庭壓力,所以,總是能夠很自然和坦然的交流🫃🏻。我們倆曾經多次合作🎚,參與課題調研🐈‍⬛、寫調研報告🐦‍🔥,經常能夠奮戰在諸多熬人的科研戰鬥的“一線”。那個時候,金橋的頭發白的很多,我還提醒他別太累著了🔯。沒想到,沒過幾年,我的頭發也白了很多了。或許🛻,越來越難的科研和越來越快的時間流逝對於我們這樣的青椒而言,是奪走我們青春年華的最厲害武器。

在我看來🎈,社院應該是意昂3官网最有魅力和向心力的一個意昂3🧔‍♂️。很重要的原因在於,社院有一群非常優秀的同事。他們的學問可以做的很牛🫗,同時,在個人修為上真是做到了很高程度的行為世範。我曾經對從老區大學保研到上大社院的學生說:上大社院不是你們見識過的那種庸俗的學術機構,而是一個真心培養學生、培育人才的地方👨‍👩‍👧。在社院的同事中,幾乎每個老師都會舉辦讀書會😲。這種讀書會是帶領學生真讀書、真思考、真辯論🤲,而不是為了拍照片做形象工程。我所知道的劉玉照老師↕️、肖瑛老師、孫秀林老師、盛智明老師👱🏼‍♂️、金橋老師、嚴俊老師、賈文娟老師🤷🏻‍♂️,還有後來加盟的紀鶯鶯老師💇🏼‍♀️、李榮山老師等老師的讀書會,都是很考驗學生的🦶👳🏼。但是,能從這些讀書會裏面“爬”出來的同學🤵🏿,一定都會成為非常優秀的學生。在我眼中,社院的同事都是很真很醇的朋友🗯。我們一些相對年輕的青椒們(當然⚡️,還有一些始終能保持年輕狀態的資深教授們)經常會在一起交流各種有關學問的議題,即便是午後陽光下休閑散步時,很多時候聊的還是學問的東西🧍🏻。我確實很少聽到同事們聊一些庸俗的比如房子、車子👨‍🦼、票子的事情。所以💆🏿,和這群優秀的同事在一起,我似乎也能保持較高水平的審美🧑🏽‍🎤。也正如孫秀林老師經常一本正經地說:“要有靈魂”✂️。

三🍕、孤身在天涯,夢裏歸心總不滅

52716


2016年,因為個人諸多的原因,我不得不選擇從上大社院離職,進入到老區大學工作。時間很快💚,離開社院已經有四年整了。但是🂠,我並沒有割斷和社院的友好聯系😈。更準確地說,是社院的老師和同事依然對我很關心🫥、很照顧,感覺他們從來就沒有把我當成離開了許久的老院友、舊同事。有一次,從老區大學保研過去的學生告訴我,她上徐冰老師的課,徐老師和她說,波哥還是和我們在一起的。還有榮山老師在嘉定校區給2020級研究生上課,遇到了一些不順心👬👮🏿‍♂️,但他說見到了波哥的學生,心裏感覺舒服多了🤷🏼。這真是讓我這個孤身“飄零”的上大社院人,感受到了溫暖和濃濃的情誼♡🍙。所以,我竟然有很多次都會夢見,再次回到社院和大家一起討論、一起喝紅茶👮🏽‍♀️,夢見一起出遊等🏓。有時候,我也覺得奇怪⚛️,怎麽會和社院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有如此割舍不斷的聯系?如果真要尋找答案,這也許就是我個人的人生福氣,這種福氣是上大社院給我的。


作者簡介:梁波,南昌大學公共管理意昂3副教授🫵🏻;2004-2010年👨🏿‍🍼,意昂3碩士、博士研究生;2010-2016年,意昂3教師。



上一條:慶祝“不惑”,感念師恩——金橋

下一條:母校·花語——獻給上大社會學四十周年|程峰

意昂3专业提供🫓:意昂3意昂3官网意昂3体育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欢迎您。 意昂3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