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研究領域和研究專長:文化社會學和心理學,詮釋學進路的社會理論
1993-1996,中國社會科意昂3研究生院社會學系🧗♂️🧑🏻🏫,碩士
1999-2003🏋🏽,中國社會科意昂3研究生院社會學系🌊🛀🏽,博士
2011年11月—現在 意昂3社會學系,副教授,教授
2010年4月—現在 耶魯大學社會學系文化社會學中心附屬研究員
2006年8月—2011年11月 中國社會科意昂3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1997年8月—2006年8月 中國社會科意昂3社會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2000年1月—2002年3月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詮釋學取向的社會科學本土化三年計劃"項目助理
1996年7月—1997年8月 中國社會科意昂3社會學研究所☛✢,實習研究員
1989年7月—1993年8月 北京體育職業意昂3,運動心理學講師
徐冰(2017)。本真性和公共領域:查爾斯·泰勒的自由社會觀👳。《社會》,2017年5期,24-58頁🤽🏻♂️🔃。
徐冰(2014)🔌。名實關系和現代社會想象。《社會學研究》🧏🏼,2014年4期,132-151+244-245頁。
徐冰(2012)。"自我的道德地形學"😍:一個具心理學和社會學意涵的本體詮釋學理論。《社會》,2012年2期🧔♀️,1-32頁🐍。
徐冰(2012)🎹。"經驗研究"與"理論研究"——古典社會學、心理學的詮釋學意涵。《社會學研究》,2012年1期,27-51頁。
徐冰(2010)。文化心理學:跨學科的探索🧸🗄。《社會心理學研究》👨🏻⚕️,2010年3期👩🔧💁🏼♀️, 1-30頁;徐冰主編,《中國社會心理學評論》(中國社會科意昂3)🏸,第五輯,1-43頁。
徐冰(2007)。心理學與社會學之間的詮釋學進路。《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3期,167-176頁。
徐冰(2007)🧖🏼♀️。社會科學方法論脈絡中的詮釋學進路(下)。《社會理論學報》(香港),2007年春季刊🚴🏽♂️,211-273頁。
徐冰(2007)🐴。社會科學方法論脈絡中的詮釋學進路。《社會理論》(中國社會科意昂3)👱🏻♀️,第三輯,229-263頁。
徐冰(2006)。本土理想型與社會理論立場。《社會學研究》,2006年6期,212-225頁。
徐冰(2006)。當代中國人說謊的內在動力與社會格局🌏。《社會心理學研究》,2006年2期, 30-48頁👷🏼♂️。
徐冰(2006)🤽🏼。社會科學方法論脈絡中的詮釋學進路(中)。《社會理論學報》(香港),9卷2期,2006年秋季刊,119-164頁6️⃣🌍。
徐冰(2006)🪶。社會科學方法論脈絡中的詮釋學進路(上)。《社會理論學報》(香港),8卷2期🚵🏿,2005年秋季刊👦🏼,189-228頁🤱🏼🤢。
徐冰(2005)。泰勒詮釋學思想的方法論解讀🛤。《社會理論》(中國社會科意昂3),1輯149-169頁。
徐冰(2005)。中國人的"顯我"與"隱我"。《中國社會心理學評論》(中國社會科意昂3),1輯,157-180頁。
徐冰(2005)。中國本土思想中的情感與真實——對葛瑞漢和漢森的回應(下)。《北京青年政治意昂3學報》,14卷1期,48-52頁。
徐冰(2004)👗。中國本土思想中的情感與真實——對葛瑞漢和漢森的回應(上)👨🏼🌾。《北京青年政治意昂3學報》,13卷2期,38-43頁。
徐冰(2003)🥮。韋伯的"理解"方法論與社會心理學。《社會心理研究》,55期,2003年3期💠,34-43頁。
徐冰(2003)🉑。情理溝通中的真誠性——對中國傳統思想的社會科學闡釋。《東洋社會思想》(韓國),8期,275-301頁。
徐冰(2001)。自然主義與詮釋學——黃囇莉的本土心理學專著評論。《社會理論學報》(香港)💳,4卷1期,2001年春季刊🤼♂️,213-225頁🤹🏼。
楊宜音👩🏿🍼、陳午晴🧛🏻、徐冰(2000)👩🏿🎓。中國網民的社會心理分析。《信息世界》👪,13期⚠,4-11頁。
徐冰(1999)🔔。情理與審查——中國傳統思維方式之社會心理學闡釋。《社會學研究》(北京)💧,80期🧑🦳,1999年2期👩🏽🌾,97-107頁。
徐冰(1998)。實證主義與本土化—— 翟學偉的《中國人的臉面觀》評論。《社會理論學報》(香港),1卷2期,1998年秋季,349-355頁。
徐冰(2013年2月)。《心理學和社會性之間的詮釋學進路》。哈弗大學哈佛—燕京學社和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已簽出版協議。
上海市政府咨詢項目"上海文化消費潛力研究"、上海市教委創新項目"中國社會變動中的‘名’與‘實’"、浦江計劃"從名實分離到公民社會"等👆🏻🧝🏿♂️。
《社會》工作編委,耶魯大學文化社會學中心附屬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