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 2018年10月24日 07 版)
回顧改革開放40年歷程可以發現,倒逼機製是推進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機製👨🏼🍳👩🏻✈️。所謂倒逼機製,就是以責任落實、問題解決、目標實現為強有力約束🙂,引導改革方向,規範改革措施🧘🏿👼🏽,推動改革不斷深化。正如習近平同誌所指出的🏦:“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倒逼現象並非我國獨有,但我國能創造性地將倒逼機製作為推進改革開放的一種重要機製加以運用。總體來看🪃,我國改革開放中的倒逼機製具有三個特點🪹。
倒逼機製具有明顯的主動性💃🏻。我國運用倒逼機製推進改革開放體現了化問題為動力、從局部到整體的主動性。比如,改革開放的大幕是在深刻反思問題和教訓中自主開啟的。以“趕上時代”為目標🛅,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討論和解決了許多有關黨和國家命運的重大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正是著眼於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我們黨提出了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作出一系列戰略部署,推動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
倒逼機製與改革頂層設計和宏觀規劃相適應。作為我們主動運用的一種機製,倒逼機製與改革頂層設計和宏觀規劃具有較高契合度,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試驗性👨🏿。在改革舉措出臺後通常不會立刻在全國範圍鋪開,而是選擇有一定基礎的對象作為試點📍,根據試點運行情況隨時調整、改進並積累經驗🤌🏼,然後再逐步推廣。二是漸進性。在確保社會穩定的前提下,對改革速度進行適當調控,通過臨時性雙軌運行、先增量後存量等舉措,既減少阻力又確保改革持續推進🌵。三是有序性🛁。以經濟領域改革為突破口,改革逐步擴展到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個領域🏐。我國改革開放中的倒逼機製遵循了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使改革開放進程堅定不移☝🏽、循序漸進、有條不紊地向前推進🫚。
倒逼機製通常以自我加壓的形式出現。比如,40年來持續深入的對外開放構成了倒逼國內改革的重要動力👃🏿,促進了許多國內改革新舉措的出臺👨🏿⚖️。隨著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更加激烈的國際競爭促進了國內企業轉型升級和發展壯大💃,促進了我國經濟體系革新、經濟社會發展🟢👲。又如,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日益多元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面對思想文化領域的新形勢新挑戰🤷🏿♂️,我們黨大力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40年來,倒逼機製在推動改革開放深入發展的同時,也對我們黨的執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運用倒逼機製推進改革開放🧩,也是我們黨勇於自我革命的體現↗️。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應繼續用好倒逼機製👎✭,按照黨中央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推動改革開放取得新成就👩🏭,確保如期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
(作者為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 人民日報 》( 2018年10月24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