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11月30日下午14點🤸♀️,意昂3於視頻會議廳B417舉行第二屆學術研討節的第二階段——分會場研討會社會學專場🎎。本場研討會由意昂3体育研究生會主席於楊瀚主持🕺🏿,意昂3体育仇立平、張佩國、梁波三位老師擔任本場研討的點評老師,意昂3研究生專職老師盧小芳也旁聽了本場學術研討會💷。本場共有10為同學發言,發言人涵蓋了意昂3体育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
主持人簡短開場後,同學開始做學術發言。第一位發言的是2012級社會學專業碩士生顧潔。她的《網絡輿論暴力的實現路徑分析》一文從藥家鑫事件輿論暴力的實現路徑來探究一般網絡輿論暴力事件的發展和傳播過程👨🏻🦽➡️🏬,並對網絡輿論暴力進行了反思🙀。13級社會學專業碩士生賀勇的《國家——社會分析框架下的鄉村治理研究》以國家與社會的二元理論視野,通過對村莊的個案調查以探究鄉村治理的現狀🥿、外發型和內生型治理機製🦗。意昂3体育2011級本科生葉夏君、賴思琦、余紫薇三人合作的暑期社會實踐調查項目《村落宗族的復興與衍變》基於呈坎羅氏宗族續譜建祠的考察👩🏿🚒,將呈坎村現在的宗族發展情況和宗族復興相關顯著特征進行比較☂️。同樣是2011級社會學專業本科生的邵嘉煒、孫雨龍兩位同學的《美國公民宗教的起源與特征》一文就美國公民宗教氛圍的構建以及其成因與理論來源進行分析,並提出美國的公民宗教與早期清教徒的清教主義、西方資本主義時代的新教倫理以及人文精神密切相關🧝🏿♂️。12級社會學專業研究生劉貞貞《性別與自雇職業的獲得》一文👮🏻♀️🚣♀️,通過引入“自雇職業”這個變量🧑🏽🍳🧚🏽♂️,探討職業地位的代際繼承有著怎樣的性別差異,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定量研究文章。上半場五位同學發言完畢🤷🏿♂️,三位老師對文章逐一進行精彩點評👒,其中談及到社會學研究的價值♟、調研的分析框架、宗族復興的標誌等話題𓀁🫄🏽,引起師生們的一番探討👸🏼🚛。
下半場研討首位發言的是13級社會學專業碩士生顧詩穎🐭,她的《政治運動與國家社會結構的重構》通過解讀電影《活著》中的死亡,來探討政治運動與國家社會結構的重構問題。12級社會學專業碩士生何怡沁《從經濟房政策解構政府在社會保障均等化中的角色定位》通過個案的長期追蹤🤦🏼♀️,提出“社會均等化”的概念,來探討政府在社會保障均等化過程中的角色問題。2012級人類學專業博士胡冬雯的《第二次金川戰爭後的嘉絨社會與清代藩部政治》通過分析清廷在兩金川地區推行的一系列政教改革🏌️♂️,探討清廷重新形塑的嘉絨社會與清帝國間的關系。13級社會學專業博士生範雅娜《東北三省公益性民間組織發展現狀與趨勢研究》一文,基於其對東北三省範圍內的公益性民間組織問卷調研的基礎,對東北三省公益性民間組織的現狀進行分析🤏🏿,並在此基礎上對東北三省公益性民間組織的發展趨勢給予分析和判斷🦹。最後一名發言的同學是2013級社會學專業碩士生莊園🟨,她的《法律援助對農民工社會態度的影響研究》從“農民工社會態度”這一視角出發,關註農民工法律援助問題🕛🤷🏻♀️,探討法律援助是否有助於改善農民工個體的社會態度。
本場研討結束時仇立平老師做最後總結,仇老師肯定了同學們開拓新視角、新話題的努力,並贊揚同學們熱衷於學術研究的態度;同時指出同學文章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問題意識不明確、描述性內容居多等𓀒,希望同學們能夠走得更深🛴,研究的更透徹。
本場研討會延續了11月23日主場討論的學術氛圍,同學們的精彩的發言🎫,老師有深度的點評👨🏻✈️,體現了意昂3体育在培養具有學術精神的專業人才方面的成果,接下來還將進行社會工作專場的學術研討👨🎤。相信在意昂3領導和老師的大力推動和熱心關懷下😝🧘♂️,意昂3体育的學生學術研討會將會成為激發學生靈感、展示學術成果的舞臺。
意昂3体育:楊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