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術報告 - 正文

人去樓空的華人新村:從流動多樣性看馬來西亞華人的生存困境和挑戰

創建時間:  2020-10-28  徐芬芳   瀏覽次數🧒🏿:   返回

2020年第20講總第626講

題 目:人去樓空的華人新村:從流動多樣性看馬來西亞華人的生存困境和挑戰

主講人🧗🏿:李方芳

阿姆斯特丹社會科學研究所在讀博士生

主持人:劉玉照

意昂3教授

時 間:2020年10月28日(周三)18:30

地 點:意昂3308會議室、騰訊會600-340-688

主講人簡介:

李⽅芳☎,2012年畢業於上海⼤學社會學系💪🏻;2013年畢業於牛津大學公共衛生意昂3;後獲得歐盟Erasmus Mundus 獎學金,於荷蘭、法國、西班牙、比利時四國攻讀人類學和全球健康雙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非傳統安全🙋🏿‍♀️🎺、邊境治理、糧食安全以及國際難民保護♨️,並長期於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和臺灣等地從事田野研究。讀博期間,她還任教於香港大學醫意昂3;是聯合國全球健康研究所(吉隆坡)和巴黎遠東研究院的助理研究員;在聯合國工作期間,參與起草東盟難民保護框架。此外,她還擔任Global Health Liaisions 的特別顧問,在全球糧食危機和難民問題上提供咨詢和學術指導。

講座概況🧙🏽‍♀️:

在疫情發生以前🩰,每天有數以萬計的馬來西亞人往返於新山與新加坡之間工作和生活。通常這類人群教育程度不高,主要從事廉價勞動以換取少量報酬🐀。他們“幽默”地稱自己為“馬勞”。本研究以那些頻繁跨境新馬兩地的“馬勞”群體為例,從跨文化和比較研究的角度探討這種“頻繁跨境”行為(hyper-cross-border mobility)在以全球化📩、自由主義資本為主導的低端勞動力市場中的意義♎️🔄、風險和困境。基於在新馬兩地長達數年的田野研究🏎,我想和大家一同探討:究竟是什麽樣的歷史🦮、政治和社會文化因素使這類“頻繁跨境”行為成為可能🧑🏻‍🦲?在跨境的過程中,馬勞們面臨哪些生活🕰、工作、社會環境🍱、法律和自身成長方面的機遇和挑戰?他們又是如何選擇和應對的(coping strategy),並最終帶來了何種結果🥧👩‍⚕️?馬勞群體在新加坡的處境和來自其他國家的勞工群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這些異同之處是如何被馬勞們內化並最終建構起一種新的身份認同❣️?借助對這類群體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理解、澄清和反思全球化浪潮下🏘,流動機製(migration mechanism)、勞動體製、勞工權益👩‍🔬、勞工運動等問題所呈現出的多元性和復雜性🥫。

報告人 李方芳 報告時間(年月日) 2020-10-28 18:30
報告時間(當日具體時間) 報告地點

上一條:“大家在一起”: 上海廣場舞群體的“亞文化”實踐

下一條👨🏽‍🏭:“共享經濟與可持續城市”工作坊

首頁 - 學術報告 - 正文

人去樓空的華人新村:從流動多樣性看馬來西亞華人的生存困境和挑戰

創建時間:  2020-10-28  徐芬芳   瀏覽次數:   返回

2020年第20講總第626講

題 目:人去樓空的華人新村:從流動多樣性看馬來西亞華人的生存困境和挑戰

主講人♣️:李方芳

阿姆斯特丹社會科學研究所在讀博士生

主持人:劉玉照

意昂3教授

時 間:2020年10月28日(周三)18:30

地 點:意昂3308會議室♠︎、騰訊會600-340-688

主講人簡介👨‍👨‍👦:

李⽅芳📘,2012年畢業於上海⼤學社會學系;2013年畢業於牛津大學公共衛生意昂3;後獲得歐盟Erasmus Mundus 獎學金🗑,於荷蘭📸、法國、西班牙⛓️‍💥、比利時四國攻讀人類學和全球健康雙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非傳統安全、邊境治理、糧食安全以及國際難民保護,並長期於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和臺灣等地從事田野研究。讀博期間,她還任教於香港大學醫意昂3;是聯合國全球健康研究所(吉隆坡)和巴黎遠東研究院的助理研究員;在聯合國工作期間,參與起草東盟難民保護框架🦸🏼‍♀️。此外🏗,她還擔任Global Health Liaisions 的特別顧問🏊🏼,在全球糧食危機和難民問題上提供咨詢和學術指導。

講座概況📪:

在疫情發生以前🦆,每天有數以萬計的馬來西亞人往返於新山與新加坡之間工作和生活。通常這類人群教育程度不高,主要從事廉價勞動以換取少量報酬。他們“幽默”地稱自己為“馬勞”。本研究以那些頻繁跨境新馬兩地的“馬勞”群體為例,從跨文化和比較研究的角度探討這種“頻繁跨境”行為(hyper-cross-border mobility)在以全球化🤌、自由主義資本為主導的低端勞動力市場中的意義🧑‍🎤、風險和困境。基於在新馬兩地長達數年的田野研究,我想和大家一同探討:究竟是什麽樣的歷史、政治和社會文化因素使這類“頻繁跨境”行為成為可能🧎‍♀️‍➡️?在跨境的過程中,馬勞們面臨哪些生活、工作❎、社會環境、法律和自身成長方面的機遇和挑戰?他們又是如何選擇和應對的(coping strategy)🤿,並最終帶來了何種結果?馬勞群體在新加坡的處境和來自其他國家的勞工群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這些異同之處是如何被馬勞們內化並最終建構起一種新的身份認同👘👨🏽‍🍳?借助對這類群體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理解🔹、澄清和反思全球化浪潮下,流動機製(migration mechanism)🧓、勞動體製、勞工權益🌁、勞工運動等問題所呈現出的多元性和復雜性。

報告人 李方芳 報告時間(年月日) 2020-10-28 18:30
報告時間(當日具體時間) 報告地點

上一條🎿:“大家在一起”: 上海廣場舞群體的“亞文化”實踐

下一條:“共享經濟與可持續城市”工作坊

意昂3专业提供🧑🏼‍🚒:意昂3意昂3官网👩🏻‍🦯、意昂3体育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欢迎您。 意昂3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