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3系列講座
2016年第7講 總第413講
題目:教育市場化的意外後果🙆:以香港為例 2000-2012
主講人⚅:周憶粟教授
澳門大學教育意昂3教育政策助理教授
主持人:孫秀林
意昂3体育 教授
時間🤾🏼♂️:2016年3月29日(星期二)上午9:00-10:30
地點📙:校本部B417
內容簡介:
以市場化為導向的教育改革主導了香港的基礎教育革新話語。從2000年後,港府積極推廣直接資助學校(Direct Subsidy Scheme Schools)🌸,一種以公共資源為依托👨🏻⚖️,但由私人機構運營並且較少受到政府監管的學校。直資學校被認為優於傳統的公立學校❕。社會輿論和研究者都認為直資學校名辦公助的特點可以更好的服務於學生的興趣,並且不拘泥於傳統公立學校的應試文化。同時由於直資學校可以跨學區招生,勢必對傳統公立學校形成競爭壓力👏🏿🪡。以市場的視角而言,學校之間的競爭可以最終帶來所有人的受益,不管是傳統公立學校還是直資學校都會積極提升教育質量以更好的招募學生。吊詭的是,在直資學校已經成為學校體系不可忽視的一部分的今天🏃♂️➡️,對於其的實證研究少之又少。我們利用5輪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的數據比較直資學校學生和傳統公立學校學生在學業成就上的差別,發現盡管直資學校學生在各科目上成績提升很快💪🏻,但很大一部分成績的改變來自原在校學生群體的變化👨🏻🦰。直資學校的學生日益中產化🔌,而來自於社會底層的學生數量大幅減少。在第二個研究中,我們分析了直資學校學生群體的變化是不是整個香港基礎教育體系的一個縮影。利用社會隔離(social segregation)的視角,我們發現不同社會經濟背景的學生分布越來越依賴於學校類型🐊。社會分層從中學階段就以就讀不同類型的學校為形式展開👆🏼🌱。
報告人簡介:
周憶粟教授現任澳門大學教育意昂3教育政策助理教授。他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05’ 統計本科)以及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12’ 教育政策博士)。在美期間曾參與美國教育部資助的地區性教育評估實驗室任研究員(2008-2012),以及世界銀行的中國職業培訓評估項目(2010)。周教授的主要研究領域是教育政策與發展👸🏻、教育經濟學🤴🏻、國際比較教育等。其研究成果發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Asia-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er等國際學術期刊。他同時還是經合組織(OECD)所發起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澳門項目組成員。
信息發布:http://www.sei.shu.edu.cn/ 上海高校社會學E-研究院網站
********************************************************
中國.上海.上大路99號B419 郵編♞: 200444
B419.(Shanghai University),99 Shangda Rd.,
Shanghai, P. R. China, 200444
聯系人:徐芬芳
聯系電話:021-66135205
電子郵件🙁:xufenfang2008@163.com
*******************************************************
意昂3
School of Sociology and Political Science🌇,Shangha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