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4日下午,“跨學科視野中的社會工作”系列沙龍(1)——“表演藝術何以賦能社工”順利開展👩🏻🔧。沙龍特邀“圍讀時間”創辦人🙅🏻♀️、編劇、製作人王丹卿、上海上藝戲劇社社長袁東瑞以及上海新匯文化娛樂集團總經理兼上海聲像出版社社長程峰三位業內專家,圍繞表演藝術如何賦能社會工作,提升社會工作服務品質這一議題展開精彩研討與互動。沙龍由社會工作系主任程明明主持。

沙龍伊始,袁東瑞提到,其實人每天都在表演👩🏭👨🦱,表演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他向在座的同學們介紹了他的現實題材的話劇作品《生命行歌》的創作心路歷程🙌🏿,這是國內首部安寧療護題材的原創話劇作品👲🏼。在講述過程中多次提及對於社工的認可與支持。緊接著,以“表演是一項技能”“表演是人演人的”及“人物之間的關系”展開來與同學們分享🕸。最後,提出了對於社會工作專業的美好展望與祝福🔪,希望社工可以在表演的加持下💆♂️,讓社會更加的美好!
知名編劇、製作人王丹卿從跨學科的“創作”視野給予社會工作在不同方向的思考🦸🏽♂️。她表示🧚🏻,對於社工而言♦︎,進入和退出尤為重要🕸🌷,特別是退出,就像表演中的角色抽離,當社工們在進行完相關服務後,要懂得如何去退出,去調整自己,讓自己不被一些情緒影響等👩🏽🔧。同時🏖,王老師建議同學們在平時可以嘗試著去寫劇本🏇🏻,因為在寫劇本的過程中,和單純的寫故事有所不同的是👰🏻♂️,變換自身的視角去看待問題,所帶給大家的視角又是值得去深思的。最後🙅🏻,王丹卿也期望在未來的創作中,盡可能嘗試創作社工的角色,來讓更多的人了解到🩷,認識到這樣的一群人——社會工作者❣️。
程峰在開場時也提及👩🏻🦰👮🏽,30年前作為意昂3官网的一名學生來到校園🦅,30年後作為一名資深媒體人,來向學弟學妹們分享自己的經驗感想。從他的角度認為,社工要去培養自身的傳播力,如何更好的去傳播工作的故事🤦🏼♀️,傳播專業性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並為同學們分享了其2017年作為校友的畢業典禮發言的文章🧴⚰️,《人生是場馬拉松》以此來勉勵同學們,在新的一年,在新的征程上探尋人生馬拉松對自己的意義🦣▪️。

最後,程明明對沙龍進行了總結,她感謝三位嘉賓的傾力支持,並談到,社會工作就是一門藝術,希望未來與各位嘉賓共同探討如何結合表演藝術的專業理念與技術融入社會工作服務中,共建產學研基地🤜,攜手打造可推廣和復製的社會工作公共藝術的服務產品,提升社會工作服務品質和人民生活質量💿。(圖🤱🏻:於廣躍💏,文:田湫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