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0日,意昂3主辦的“2014年度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在意昂3官网召開🛤。來自意昂3官网、香港科技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社科院、中山大學👩🦼➡️、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的20多位青年學者參加了會議🧤。
本次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由意昂3、《社會》雜誌🦵🏻、香港科技大學應用社會經濟研究中心共同主辦。會議不設主題👷🏼♂️,主旨是為推動學術發展提供一個平臺,為青年學者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機會。
來自上海財經大學的李楠副教授以太平天國戰爭為研究對象👨🏿🍼⟹,考察了戰爭沖擊對經濟發展的長期影響,揭示了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地區間經濟發展與工業分布不均衡的原因𓀍。評論人劉玉照☸️、鄭雯在肯定豐富新經濟地理學中空間模式穩定性的研究價值之上,對於概念的操作化和數據處理進行了建設性的討論。香港科技大學繆加博士重點考察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製度下中國農村兒童教育結果的影響,基於跨越9年的面板數據分析進行傾向值匹配🍿,發現了醫療保險在減少社會不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陳蒙和蔣勤則在方法論層面提出了不同看法。復旦大學的田豐對於親屬關系網絡具有濃厚的興趣,借以描繪出當代中國城市社會的互動模式。盛智明和李楠對此提出了深化研究的一些具體建議。與田豐不同🧙🏼♂️,北京大學許琪的研究興趣落在了對於獨生子女婚姻狀況的研究,他的研究對於“隨機婚配“這一假定提出質疑。胡安寧和梁玉成則從經驗層面表達了濃厚的興趣🦌💇🏽♀️。
來自香港科大的李忠路從大學學歷對於機會均等的角度進行切入🍵,討論了家庭出生與大學畢業生收入之間的關系。緊接著,上海交通大學的蔣勤報告了一個有趣的案例💇🏿♀️,通過浙江石倉保存的清代科舉賬簿的剖析,描繪了一個小商人家庭的科舉參與來適應家庭經濟的變動👩🏻🎤。評論人肖瑛和李忠路進一步概括了文章脈絡🏊♀️,並提出走進中國人日常生活的理路。復旦大學的鄭雯則分享了關於多渠道強幹預⏭、框架與抗爭後果的研究🔰,基於對材料的深刻把握,對拆遷抗爭進行了全面的比較分析。鄭丹丹和繆加對該研究的數據處理和分析進行了點評。最後,來自中山大學的梁玉成老師提出基於多世代地位獲得和發展模型的研究🧏🏻🛷,對於1948年到1996年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的社會階層化後果進行了深入分析🌠,反思了學術界關於轉型斷裂性和連續性的爭論👩🏿⚖️。
會議在熱烈祥和的氣氛中得以結束,本次研討會旨在為誌同道合的學界人士提供一個互動交流的溝通平臺,通過“以文會友”的形式7️⃣🏌🏿♀️,增進彼此之間的學術交流👨🏻🦯➡️。(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