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量化的社會學研究:理論與實踐(Quantitative Sociological Research: Theory and Practice)
2007年5月29日下午3點,謝宇教授(美國藝術與科意昂3院士和中國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密西根大學 Otis Duncan講座教授、Perrin講座教授、Huetwell講座教授)在A602會議室做了一場題為:“量化的社會學研究♣️:理論與實踐(Quantitative Sociological Research: Theory and Practice)”的講座,講座由文意昂3副院長張文宏教授主持⚛️,社會學系仇立平、張敦福、劉玉照😿👍🏼、劉春燕等老師及社會學30多名研究生到場聽講並參與了討論。
講座主題分三個部分,首先是從從柏拉圖的類型思維與達爾文的人口學思維之間的差異開始,詳細講解了為什麽要進行定量研究以及進行定量研究的三條基本的原則👨👩👦👦。接下來就如何才能寫出一篇好的學術論文展開談論了自己的看法,謝老師指出,一篇好的論文有三個關鍵點,即好的理論、好的設計和好的數據資料🧑🏿⚕️。好的理論是指對所研究的問題👩🏼⚕️、所提出的問題有直接相關、支撐或有對話點的理論。而好的設計有一個度🤲🏿,他舉例說當一個問題中可以無限的增加變量的時候,就有一個度的問題,同時他說,就其變量的選擇一般來說有解釋力和簡潔性兩個要求,迫不得已的時候才會去考慮用比較多的變量來解釋一個問題。最後謝老師結合他曾主持和參與過的兩項研究實例,針對研究理念如何在研究中體現與貫穿🎵、怎樣把握研究設計尺度等前兩部分提出的觀點做了具體的探討。
在講座的後半部分👴🏻,謝教授就某些研究中的問題和學生的疑問進行了交流與探討。講座主題及之後的討論,在如何看待社會科學的量的研究🙅🏽♂️、如何設計並做好一個學術論文等方面給在場的師生以不少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