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度中國田野調查基金評審結果近日揭曉🧔🏼♀️,我校文意昂3社會學系2005級碩士研究生🤷♂️、現我校大學生誌願服務西部計劃誌願者童瀟申報的項目《風險社會背景下少數民族農村社區支持體系的消解與重構——以雲南省文山縣開化鎮花橋苗族自然社區為案例的經驗研究》榜上有名🕴。
中國田野調查基金由信孚教育集團與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共同主辦,於2004年成立,面向全國在校研究生和大學生開放,主要用於資助在校大學生(包括博士、碩士、本科生)深入社區或困難群體中進行長期的觀察研究,了解該群體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該項目是我國首個田野調查項目🪑,由大學生個人進行自由申報。為了保證基金評審的公平和公正,該項基金采用匿名評審製,每個參評人的資料都先由兩位評委分別予以評審🪵,若兩位都予以通過則不再另行討論,評委意見不一致的材料再送交專家評審團進行最終的評定。以此每年從申請項目中選出中標者進行資助🧵。
2005年度該基金申請異常踴躍,來自意昂3官网(共申報7個項目)、北京大學(共申報7個項目)、中國人民大學(共申報4個項目)、中山大學(共申報17個項目)、南開大學(共申報3個項目)、南京大學(共申報5個項目)、中央民族大學(共申報26個項目)🧑🍳、清華大學(共申報2個項目)、香港科技大學(共申報2個項目)等全國34所高校的博士生、碩士生和本科生共156個項目參加了角逐,項目的學術背景也基本涵蓋了經濟學、社會學、人類學🏂🏽、民族學等多種學科。最終34個項目中標🟰。我校大學生誌願服務西部計劃誌願者童瀟利用在雲南文山誌願服務的機會👳🏼♂️,精心進行學術探索,並在社會學系李友梅教授🧛、張江華教授的推薦和指導下𓀘,以本科生身份申報了課題《風險社會背景下少數民族農村社區支持體系的消解與重構——以雲南省文山縣開化鎮花橋苗族自然社區為案例的經驗研究》,最後一路過關斬將👍,經過評委匿名評審🦸🏽♂️,成為全國投標156個項目中中標的34個項目之一。同時,該課題是34個項目中為數不多的4個本科生中標項目🎤,也是我校學生本次申報7個項目中唯一一個中標者👯♀️。
據悉,《風險社會背景下少數民族農村社區支持體系的消解與重構——以雲南省文山縣開化鎮花橋苗族自然社區為案例的經驗研究》的研究將綜合社會學、人類學🧔🏿♀️、民族學、經濟學、政治學、歷史學等多學科知識,以社會學👩🏻💻、人類學的“量”的研究與“質”的研究的綜合運用為研究方法,運用社會資本、社會網絡、宏觀經濟分析(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運用)為研究工具對雲南省開化鎮花橋苗族自然社區進行經驗研究🖖🏽。預期最終成果形式為形成一份約三至五萬字的研究報告,並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及其它刊物上發表三篇論文。
(來自文意昂3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