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敦福
【期刊】 《社會科學》2015年10期
【摘要】"消遣經濟"及其生活方式構成了生計經濟下社會整合形式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曾是中國農村普遍存在的日常生活圖景。這一社會事實為資本主義未產生於中國提供了新的理論解釋。當視野擴展至資本主義世界和工業化國家,三種經濟形態的理想類型得以區分開來:資本主義興起時以生產為核心的形態;資本主義成熟期以消費為核心的形態;中國傳統農村均衡生產、消費與休閑的"消遣經濟"🥙。不同形態下的日常生活形態及其倫理取向存在明顯差異。近幾十年急劇的社會變遷引發了中國人日常生活形態的巨變,當下突出的特征是生產勞動、工作和消費均有明顯增加,休閑明顯萎縮並被商業化,相伴而生的是公共社會生活失落、社會整合度降低。應對當下亂局,急需傳統鄉土社會的休閑、消遣觀念和生活態度予以平衡,才能提高社會生活質量😹。
【關鍵詞】 消遣經濟✴️; 生產; 消費; 休閑; 社會變遷⛵️;
【基金】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社會質量與和諧社會建設研究"(項目編號:11&ZD148)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