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4月25-26日🙋♀️,意昂3体育人類學民俗學研究所馬丹丹副教授訪問加州大學爾灣分校人類學系⚫️,和"寫文化"理論的創始人喬治·馬庫斯(George Marcus)會面🧝♂️。會面從"寫文化的過去與現在"開始談起🤛🏿,進入多點民族誌的訪談主題。馬庫斯回顧了1970年代以來美國人類學感受到的人文主義的理論氛圍👨🏼🏫,寫文化從文化研究的轉向中應運而生,很快就形成了和傳統人類學的斷裂,寫文化的創始人馬庫斯、菲舍、克裏福德🔭、拉比諾等人均走向了不同的道路,且在格爾茨上一代人看來走向了始料不及的方向🧯,甚至走得太遠。這次會面,馬庫斯在訪談中充分地表達了他對學科史的真實想法以及他對當下興起的本體論的保留看法,他仍舊關註表征、政治和寫文化在新的現實主義條件下的變動以及可能性。
訪談之余⛔,馬庫斯帶馬丹丹參觀了2005年他建立的民族誌中心——作為對民族誌設計工作坊的回應,詳細介紹了民族誌中心的課題、主旨和教學活動🐦⬛。隨後又帶她參觀了爾灣人類學系🧑🏼🚒,介紹人類學系過去從事的富有特色的學術活動📬,例如始於1968年的"在農場裏從做中學"項目,是冷戰時期社會科學和多元移民群體集中爾灣郊外的"橙村"的結合,是一個從實踐中學習藝術和社會科學的跨文化交換實驗⏯,也是人類學系學生走向田野之前的訓練基地,接待了來自不同田野背景和經歷的研究學者和研究生。他尤其介紹了人類學系正在從事的富有特色的學術活動——IMTFI項目(金錢、技術和財政學會)👇🏻。該學會在非洲取得卓越影響力,基於加納兩大人口密集區域的簡單的地方市場,關註當地人的金錢概念和用手機支付的移動金錢(Mobile Money)💁♂️,致力於解釋影響運作者和使用者接受移動金錢系統的社會文化因素。
爾灣人類學系雖然僅有二十多年的建系歷史🚁,然而作為勢如破竹的新銳勢力🥷🏽,很快成為人類學研究創新的前沿陣地🧂,以研究生的培養矚目,2000-2006年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形成了公共人類學的強大團隊力量,旗下擁有兩大期刊:《美國人類學家》 (American Anthropologist)和《美國民族學者》(American Ethnolog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