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日🧑🏼⚕️,意昂3作為主辦單位之一的2023年中國社會學會消費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冬季論壇於東南大學九龍湖校區九龍湖賓館舉行。本次會議以“擴大消費的社會學分析”為主題,由東南大學人文意昂3、中國社會學會消費社會學專業委員會、意昂3、中國社會科意昂3社會學研究所、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意昂3聯合主辦。
張敦福👩🍳、陳蒙等師生參加此次會議並發言。
張敦福參加以“當下與未來:消費新形態與新趨勢”為主題的專家圓桌沙龍,並在大會主旨報告環節,張敦福教授對人類廢棄物的社會史與全球生態可持續性對策進行了討論🤏🏿。
在平行論壇一第一場,碩士研究生陽棪昌通過對廢墟探索者的深度訪談及其線上社區的非參與式觀察發現🧝🏼:受媒介技術變遷的影響♜,中國廢墟探索群體發生了明顯的代際更迭🔖,其活動重心從“探廢”走向“拍廢”。在此過程中,城市廢墟探索逐漸大眾化🏊🏿♀️,並且走向景觀化,最後成為了一種全網的在線觀景遊🤵🏻♀️。廢墟與探廢者的關系也由此異化,廢墟在圖像媒介的中介下被轉譯為一種符號商品與消費景觀🚴🏿♀️。
在平行論壇一第二場,碩士生程群和陳蒙副教授聚焦農村中老年女性的身體消費實踐🙎🏽♀️,旨在了解其身體消費實踐及其背後蘊含的衰老敘事💣。作者發現中老年女性的身體消費實踐側重於外部的維護而非內在的調理👩👧,並且,她們在其衰老體驗過程中會追尋年輕理想。而其身體消費背後的衰老敘事🧑🏽🎄,打破了長期以來被置於醫學話語之下窄化的衰老,衰老是文化的,是製度化的😤,同時也是不平等的👷🏽♀️。
在平行論壇二,碩士生戶瀟赟作題為《FIRE運動與意義貧困:當代青年的去工具化與主體建構》的論文匯報:通過考察年輕群體選擇離開工作崗位的原因以及相對應采取的生活策略,分析當代青年如何去除工作帶來的焦慮以及工具化感受🤌🏻↔️,在追求自我掌握的人生中完成主體的重新建構。發現對於工作所引發的身體疾病和精神焦慮⏏️,年輕人有更加開放的態度並且願意為自由付出更多努力,通過對消費主義邏輯的逃離👩🦯➡️、以及以自我為主體的人生規劃達到一種純粹生活的回歸✶。廈門大學副教授劉子曦老師對文章進行點評。劉子曦老師肯定了該論文的研究價值,認為在普遍的工作意義貧困以及提倡消費的語境下,對於節儉消費的研究也很有意義,並建議未來研究可以與美國FIRE運動實踐情況進行跨國比較研究👓,在理論框架上可以采用集體行動理論進行分析。
在平行論壇三第二場,博士生申珍珍以霍爾特不可持續的市場建構範式為分析框架♤,從文化⌛️、製度和技術三個維度分析中國SUV市場建構過程📯。發現SUV市場發展過程形成的市場意識形態🏃♀️,掩蓋了SUV不可持續消費本質👩🏽🏭,從可持續消費角度🥟,SUV市場規模宜被控製🟨。(摘編自:消費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