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賈文娟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3年5月
內容簡介⚪️:
中國國有企業保持發展的核心方式是根據外部環境變遷持續推動自身的轉型升級。然而,中國國有企業的轉型實踐往往充滿困難和阻力🚮。國有企業是同時嵌入在市場經濟體製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體製中的👩🏿🎤,其如何在轉型升級之時處理市場效率追求與組織合法性追求之間的矛盾便是其面對的一大難題🉐。那麽,國有工業企業采取了怎樣的勞動力使用策略來應對轉型中效率與合法性的兩難問題呢?本書從勞動體製的理論視角切入🫸🏿,通過對位於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的四家國有工業企業進行案例比較研究發現☝️,當國有企業在意識到其正在被鎖定為跨國資本代工廠時,往往會采用二元勞動體製來“擴大低成本勞動者的增量🏌🏿、縮小高福利勞動者的存量”,為自身的轉型升級爭取時機和空間。在此情況下🎅🏽,國企管理者會在不同類型的勞動群體間劃分排斥性界限,根據產品形態與勞動過程的差異🏌🏿,引入外包工、勞務派遣工或農民工等不同的非正式勞動者參與生產,以實現“降本增效”需要👷♀️。作者認為,國企二元勞動體製並不是西方的舶來品,而是中國雙軌改革和新自由主義彈性積累共同作用下的產物。但是,並非所有采用二元勞動體製的國有工業企業都能在轉型升級中獲得成功💽。面對技術滯後、勞資矛盾頻發🕺🧙🏽♀️、市場機遇欠缺等難題,那些有勇氣應對問題、有能力保證內部生產共同體持續團結的國有企業更有可能獲得新生。破解轉型過程中的效率與合法性兩難𓀕,還需從如何持續構建國有企業生產共同體內部團結出發求解。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勞動體製視角下的國有企業研究
第一節 西方工業企業轉型升級與勞動體製變遷
第二節 蘇東社會主義國家轉型升級的挫敗
第三節 中國計劃經濟時期的勞動體製
第四節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國企的勞動體製
第三章 國企改革的政策歷程
第一節 國企改革起步期(1978-1992年)
第二節 公司製改革(1992-1997年)
第三節 推進股份製改造(1997-2002年)
第四節 現代企業製度完善期(2002-2012年)
第五節 中國國有企業轉型升級新時期(2012-2020年)
第六節 國企勞動用工製度的改革與政策
第四章 TY公司:入廠包工與二元勞動體製的興起
第一節 TY公司的發展歷程
第二節 入廠包工與TY公司的外協包工隊
第三節 “入廠包工”在TY公司出現的政治經濟基礎
第四節 “入廠包工”的源起:跨國勞動過程下的生產重組
第五節 “入廠包工”的發展:車間政治下的勞動力置換
第六節 小結
第五章 ZG公司🏊🏻♀️:派遣用工與二元勞動體製的發展
第一節 ZG公司的發展歷程
第二節 ZG公司的生產過程
第三節 ZG公司中的勞務派遣工
第四節 ZG公司的二元勞動體製
第五節 小結
第六章 DL公司:“精益-二元”勞動體製中的農民工勞動
第一節 DL公司的建立與發展狀況
第二節 DL公司的生產過程:精益生產下的“去技術化”
第三節 “精益-刻薄”體製下的農民工勞動
第四節 小結
第七章 CS公司:數字智能產線與二元勞動體製的轉變
第一節 CS公司的發展歷程
第二節 CS公司的生產轉型方式與二元勞動體製的松動
第三節 CS公司的勞資關系狀況與生產共同體的重建
第四節 小結
第八章 結論與討論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