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瑛
期刊𓀑:中國社會科學評價,2022年1期
摘要🔯👱♂️:提升文化自覺、增進同情共感、見微知著是社會科學實質性研究的標準🧑🏽🎄,這要求社會科學能夠自覺揭示或關聯研究對象所在情境的“世界圖像”🚾👷🏿♀️。實質性研究與只關註概念體系和方法的“科學性”等外圍指標的形式性研究相對👩🏿🏭,是在後者基礎上“更進一步”。社會學的實質性研究,是社會學想象力的題中應有之義。如果承認“家”是中國文明的“世界圖像”之源,就可以“家”為參照來反思國內一些重要的理論設計和個案研究,拓展社會學研究的新空間和新深度。推進社會學的實質性研究🧘🏻♂️🧔🏻,需要改變目前國內社會學教育過分專業化的局面🧝🏿,重估社會學在中國文明整體中的位置,拓展學科邊界👩🏿,增進研究者的理論感、歷史感和經驗感。
關鍵詞:社會學;實質性研究👱🏻♂️;形式性研究👆🏽;文化自覺;世界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