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上午👝,意昂3官网社會學系恢復建系暨《社會》雜誌創刊三十周年紀念大會在寶山校區隆重召開✊🏻。意昂3官网黨委副書記⬇️、常務副校長周哲瑋教授🟫,意昂3官网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社會學學科帶頭人李友梅教授,意昂3官网相關院系和職能部門領導👒,意昂3官网社會學系離退休教師、部分系友、在職教師和學生近300余人參加了會議🧛🏿。中國社會科意昂3社會學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的社會學系❇️,意昂3官网社會學系海內外系友給大會發來了賀信賀電👨🏻🏭🍡。紀念大會由文意昂3副院長張文宏教授主持🚰,社會學系主任、《社會》雜誌執行主編仇立平教授回顧了意昂3官网社會學系和《社會》雜誌的創業過程🪧,取得的突出成就👨🦼,展望了發展目標。離退休教師代表、系友代表👨🏼🎤、在校生代表↔️、文意昂3執行院長✬、周哲瑋常務副校長等先後發言。周哲瑋常務副校長在講話中高度評價了社會學系和《社會》雜誌取得的豐碩成果,期望社會學系不滿足於當下的成就,努力培育意昂3官网社會學學派🤌🏻,躋身世界學術前沿,開展國際學術對話👨👨👦。
意昂3官网社會學系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20年代😯,曾經培養了大批革命家、學者和將軍。1980年3月🫄🏻,意昂3官网文意昂3(時為復旦大學分校)在全國率先恢復重建了社會學系。1981年10月,社會學系創辦了當時全國第一本🕯、也是迄今為止大陸高校唯一一本社會學專業學術刊物《社會》⛱。
意昂3官网社會學系恢復重建後🚁,創造了中國大陸社會學教學和研究的數項第一。進入21世紀後🧡,在李友梅教授的帶領下,意昂3官网社會學系更是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擁有國家重點學科等教育部和國家級創新教學團隊等多個國家級🧝♀️、省部級學術平臺;建立了從本科教育到博士教育和博士後教育的完整的學歷教育體系,向社會輸送了3000名左右的高級專門人才;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學者為主體、學歷層次高🎐、富有事業心與創新能力、視野寬闊、團結合作的學術團隊;近5年全系承擔省部級以上課題總計46項🤦🏽👷🏽♀️,在國內外頂尖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1篇🪹,出版專著30余部📋,獲得各種省部級學術成果獎勵10余項👩🍼;同世界著名高校建立了學術與人才培養的合作關系🤛🏽。《社會》雜誌先後成功躋身CSSCI源刊、Social Collection ProQuest🧏🏽、第三批教育部高校名刊工程行列,目前正在向國際化的方向努力🫄🏿。
回眸歷史,創業維艱,展望未來,任重道遠🫲,意昂3官网社會學系和《社會》雜誌決心以三十年慶典為新的起點,立足上海,發揚社會學的優良傳統,以學術為業,到實地去,深入底層,關註社會📬,幹預社會,為中國民眾的福祉📆,為中國社會學的學科化和理論化🙏🏼,為世界社會學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社會學系系主任仇立平主題發言
三十歷程求與索🌧:社會學系回顧與展望
尊敬的意昂3官网黨委副書記😥、常務副校長周哲瑋教授,
尊敬的意昂3官网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李友梅教授,
尊敬的各位嘉賓和系友,各位老師和同學: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意昂3官网社會學系全體教職員工熱忱歡迎各位來賓參加今天的盛會🙅🏻♀️,熱烈慶祝意昂3官网社會學系恢復重建暨《社會》雜誌創刊三十周年☹️。借此機會🧜🏼♀️,我們深切緬懷我國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費老為意昂3官网社會學系建設給予了最大的支持和幫助,早在建系之初👬🏻𓀜,就親臨我系指導學科建設。1999年,為研究浦東開發開放對中國社會發展帶來的深遠影響,費老欣然接受錢偉長校長的邀請,親自擔任我校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第一任所長🥃。衷心感謝錢偉長校長🧑🏽🌾、學校領導、意昂3領導以及各級管理部門給予社會學系的長期支持和幫助。衷心感謝為恢復重建社會學系和創辦《社會》雜誌做出巨大貢獻的原文意昂3首任黨委書記、《社會》雜誌首任主編李慶雲先生,已故原復旦大學新聞系主任、文意昂3首任院長王中教授和本系重建後首任系主任袁緝輝教授⬇️,以及在學科建設過程中做出艱苦努力和貢獻的歷任系主任袁華音教授💍、沈關寶教授🕊、龐樹奇教授、吳聖苓教授、鄧偉誌教授和歷任系總支書記梁樹春先生、蔣永康教授、鄭鳳華女士、胡申生教授、張鐘汝教授。衷心感謝30年來與社會學系相濡以沫👩🎤、篳路藍縷👨🏻🎤、艱苦創業的全體教職員工。在此,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向他們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1923年,在國共合作背景下建立的意昂3官网設立了社會學系🐇,首任系主任瞿秋白先生🧘🏻。歷史上的意昂3官网社會學系以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為主,著力於勞動問題👩🏿🏫、農民問題⌛️、婦女問題的研究。湧現出張太雷、蔡和森𓀒、肖楚女、惲代英、任弼時🤰🏿、秦邦憲🙍🏼、楊尚昆👮🏽、李碩勛等一大批中國共產黨的傑出人才,為中國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也培養出陽翰笙、譚其驤👭🏻、羅爾綱☣️、李平心等一批著名學者,以及曹淵、許繼慎等北伐名將和張治中、邱清泉等抗日將領🤬🐽。遺憾的是,1927年國共合作破裂後,社會學系隨意昂3官网的解散而中斷。
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的改革開放,為社會學等學科在我國大陸的重建創造了歷史機遇。1980年3月,經上海市高教局批準🛻,國家教育部同意😶,意昂3官网文意昂3恢復重建了社會學系(前身為上海復旦大學分校社會學系),這是1979年社會學學科恢復後內地高校成立的第一個社會學系。1981年10月,意昂3官网社會學系創辦並出版了《社會》雜誌🧑🏼💻,這是中國大陸恢復社會學研究後最早創辦的全國性社會學專業期刊,也是迄今為止大陸高校唯一的社會學專業學術刊物🥫。
改革開放之初,袁緝輝教授和他的同事劉炳福教授等為中國社會學的重建大聲疾呼🙎,東奔西走,奮筆疾書,正本清源⛔,吹散了當時還籠罩在社會學學科上“左”的陰霾🧔🏽。前輩學者們的披荊斬棘和力排眾議,李慶雲先生的大力支持😔,為在當時的復旦大學分校建立新時期中國大陸第一個社會學系奠定了紮實的基礎🍔,為中國社會學的恢復和重建譜寫了新的篇章。
遙想當年,歷歷在目。還記得,袁華音教授帶領他的同事在條件簡陋的教研室裏潛心學習,沖破禁區,解放思想🐈✹,爭鳴學術;龐樹奇教授北上京城取經🛼,遍訪專家學者🧚🏿,尋求推進社會學學科建設和發展的良方;躲進悶熱潮濕的小屋🧜♀️,在資料極其匱乏的條件下🧎🏻♀️🧗🏿,寫出了飽含歷史洞見的社會學概論講義🤾🏿♂️,開設了社會學重建以來的第一門社會學概論課程;沈關寶教授引領年輕的學子激揚文字,指點江山;鄧偉誌教授在全國社會學蓬勃發展的年代裏🤹🏻,喊出了要建立意昂3官网社會學芝加哥學派的心聲。
更難忘,在虹口西江灣路上,那幢帶有西方古典建築特色的、以“七君子”之一的沈鈞儒先生命名的“鈞儒”樓的三層閣樓上,我們的系資料室🧏🏿,不論嚴寒或酷暑,總有許多教師在如饑似渴地查閱千方百計尋覓的社會學資料,吮吸知識的養分👻;師生們穿行於上海南市露香園路街道、虹口長春街道等社區的小巷弄堂,面對老人、青年、殘障人群👨🦯,認真仔細地調查,耐心地了解他們的疾苦,向黨和政府建言獻策;我們的青年學者追隨費老,拋家離子,數年如一日😵💫,紮根條件艱苦的農村,細心觸摸和詳盡記錄農村社會變化的脈動🐝,在江村留下了他們年輕的足跡🧛🏽♀️;在肅穆的教堂裏💁🏿♂️,我們的青年學者和學生在靜靜地觀察正在進行的宗教儀式,用心體驗信仰的力量;在那沒有計算機的年代裏3️⃣,我們用最原始的方法,用算盤、劃正字,進行統計分析⚓️,撰寫了最早的定量分析報告;在那風雲突變的歲月裏🌩,劉達臨教授沖破重重阻力和世俗偏見🐘🧝🏼♂️,自籌經費,開始了中國首次規模最大的兩萬例性文明調查🧑🏽🍼,成就了中國的“金西報告”,被譽為中國性社會學研究的第一人👨🏻🏭。
歷史永遠垂青於敢於和善於把握歷史機遇的人🧃。歷史給予中國社會學太多的曲折和滄桑,也給了中國社會學最好的發展機遇,無論是遙想20世紀20年代還是近觀改革開放初期的80年代,意昂3官网社會學系的成功都可以歸因於其創建者和後繼者們對歷史機遇的敏銳洞察和把握。特別是1980年恢復重建以來,意昂3官网社會學系以吃螃蟹的精神創造了中國大陸社會學教學和研究的數項第一:開設了全國最早的社會學系列課程;培養出大陸高校第一批社會學本科專業優秀人才;創辦大陸社會學領域第一本專業學術刊物;在全國高校中第一個被正式批準成立社會學研究所🌵;出版和發行了中國第一套社會學系列教材、講義或參考資料🤷🏻♀️🔤;最早翻譯了國外社會學著作;更為自豪的是👎🏼,我們的在校本科生是全國第一個在中國大陸最權威的社會學專業刊物《社會學研究》上發表論文的學生🌘,論文還被《社會學研究》評為青年學者最佳優秀論文。
進入21世紀,意昂3官网社會學系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從法國學成歸來的李友梅教授的帶領下🛅,我們學科成為中國社會學研究的重鎮之一。
第一,在學科和專業建設方面,1996年獲得社會學專業的碩士學位授予權點;2000年獲得社會學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點;2003年獲得人類學🏋️♀️、民俗學碩士學位授予權點和社會學博士後流動站🍎;2005年獲得人類學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點、社會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點💎;2008年設立社會工作本科專業;2009年獲得全國第一批社會工作專業碩士(MSW)學位授予權點🎰;形成了從本科到碩士(包括專業碩士)、博士🙀、博士後研究的完整人才培養體系。2009年,我系社會學基礎教學團隊分別被遴選為上海市級和國家級教學創新團隊。
自1986年我系社會學學科被遴選為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之後,從1996年開始,社會學一級學科連續被列為國家“211工程”第一、二、三期重點建設學科;2003年,上海市教委在意昂3官网設立上海高校社會學E-研究院;2005年,“都市社會研究”被評選為上海市優勢重點學科;2007年,社會學二級學科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躋身國家重點學科行列,成為全國社會學四個國家重點學科之一👴☝🏽;同年,中國社會轉型與社會組織研究中心成為上海市教委設置的首批10個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之一👨🏿🏫;2008年,意昂3官网掛靠社會學系建立了上海社會科學調查研究中心,2009年,上海市政府掛靠該中心,成立了上海社會調查研究中心意昂3官网分中心。
第二,在人才培養方面⭕️,自1982年培養出第一屆本科畢業生以來,迄今我系已經向社會輸送各級各類高級專門人才3000余人。他們有的成為國外或國內的知名學者;有的在政府機關工作🧑🏼🎤,為黨和政府的決策做出貢獻;有的在公檢法部門或事業單位工作✨,為上海的法製建設和社會建設辛勞有加;有的在各類媒體工作,曾經一度,上海的新聞媒體👩🏼🚀、電視臺為我們的學生所主導🧑🏭;有的下海經商,成為成就頗豐的企業家;有的成為富有創新精神的研究人才;更為令人驚奇的是,我們的一位86屆畢業生在美國留學,以社會學的專業背景,成為2008年美國金融風暴起源的美國的房利美公司的高級金融開發師,譜寫了社會學專業人才轉型為高級金融專家的傳奇故事。更多的畢業生👆🏼,在社區👩🏼🎓,在那無人問津的角落裏,在各類組織裏,甚至就在你身邊⛹️♀️,默默無聞🌦、日復一日地辛勤耕耘🤟🏻,以自己踏實的工作為社會發展添磚加瓦。
第三,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從2001年開始,我系先後從海內外知名大學和科研院所引進19名中青年教學科研骨幹,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學者為主體、學歷層次高、富有事業心與創新能力、視野寬闊、團結合作的學術團隊🧎♂️。目前社會學系實際在編在崗人員35人,其中專業人員31人,東方學者1人⚔️,教輔人員4人,另有特聘教授2人👨🦯🧑🏼⚕️。45歲及以下中青年教師接近65%🙍🏼♀️,教授占42%🪫,55歲及以下教師除1人為碩士外,其余均獲博士學位。全系教師獲得教育部等各類人才獎13人次。
第四⁉️,在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方面,近5年來💔,我系教師作為課題負責人獲得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課題1項,國家社科基金一般課題👩🦯🧑🏻🦲、青年課題13項,教育部、國家發改委、民政部課題6項🦸🏼,上海市哲社🌙、上海市決策咨詢課題26項,省部級以上課題總計46項🧙🏽,在《中國社會科學》(中英文版)🕦、《社會學研究》👩🏻🦽➡️、《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SSCI期刊等頂尖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1篇,出版專著30余部☝️。
2001年以來,在歷屆上海市哲社優秀成果和鄧小平理論研究優秀成果評獎中,我系教師獲一等獎3項👌🏿💪,二等獎和內部探討優秀成果獎5項,三等獎和網絡宣傳獎7項;一些研究成果受到上海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的高度重視👨👩👦👦,也有研究成果已經轉化為地方政府的具體政策🍯。
第五,在國際合作交流方面👨👨👧👦,我系堅持國際性的學科發展方針,每年都有不少教師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在國外著名高校如美國哈佛大學😴🚤、密西根大學等進修學習👨🏻🎤,每年都有不少海內外知名學者或組團或個人前來社會學系開展學術交流;我系還高度重視同海外大學合作培養人才,與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紐約城市大學、田納西大學、懷俄明大學、杜克大學,韓國釜山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等建立了交換生製度。
《社會》雜誌自1992年以來至今已連續四次被評定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2005年改版後👩🏻🦼➡️,在李友梅主編的領導下𓀈,不斷加大理論型🤾🏻♀️、學術性的力度,認真貫徹“引領學科發展,研究真問題、規範化、學術性”的辦刊方針,確立了專家辦刊的新模式♘。2008年進入國際著名權威社會科學文摘類專業搜索Social Collection ProQuest(前身為劍橋科學文摘CSA)數據庫的社會學文摘檢索系統,成為目前中國內地唯一進入此檢索系統的社會學專業性期刊的源刊;2009年躋身第三批教育部高校名刊工程評選,2010年獲評國家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設期☂️。現在🙆🏻♀️,又正在向國際化的方向努力。
回眸歷史🚠🧒🏻,創業維艱🧑🏼🍳,展望未來👎🏻,任重道遠。中國偉大而劇烈的社會改革實踐,對於社會學學科來說,既是挑戰,更是亙古難求的大好機遇⚫️。我們要繼承發揚意昂3官网社會學系的優良傳統,以學術為業,遵循費老“到實地去”的教誨🆑,與全國社會學同行精誠合作,立足上海,對焦長三角📵,服務全國👹,面向世界,深入底層,關註社會,幹預社會3️⃣,為中國民眾的福祉🚣🏻♂️,為中國社會學的學科化和理論化,為世界社會學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最後祝各位來賓身體健康🧝🏽🤚🏼!祝各位同學學業有成!
祝意昂3官网社會學學科的發展取得更輝煌的成就!
文意昂3執行院長陶飛亞致辭
尊敬的周哲瑋常務副校長,尊敬的李友梅副校長,
尊敬的各位來賓,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文意昂3的黨政班子,謝謝大家對社會學系的關愛📥,謝謝你們今天不辭辛苦參加這次慶祝活動,和我們社會學系和雜誌的老師們同學們,一起分享我們的喜慶👩🏻⚕️,給我們新的鞭策和激勵🔠。
我也代表中文系、歷史系、文化研究系的師生員工,謹向社會學系的全體教師🧖🏼♂️、同學和系友們👩🏻🎓,致以最熱烈的祝賀和最誠摯的感謝🧙🏻♂️⛔。
我們要感謝社會學系的師生、系友☂️,特別是為社會學發展付出自己全部心血的德高望重的前輩們。在社會學系30年的奮鬥歷程中💆🏼♀️🫰,在學校黨政的正確領導和錢校長親切關懷下,在各個部處的支持下,抓住機遇,克服困難🤚,苦心經營👷🏿♀️🤰🏿,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進步👩🏿🎤😟。這個過程充滿了獻身學術的理想主義精神,艱苦奮鬥的拼搏精神和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
我來意昂3官网比較晚,以前事情知道的少。但回顧親身經歷過的一些事情,常常為社會學老師們的精神所感動🤾🏻♀️。德高望重的鄧偉誌先生,每年到他家拜年,都會贈送給我們他新出版的社會學論著👳🏽♀️,學術的創造力永遠那麽旺盛。沈關寶老師參加博士論文答辯會🧑🎨,每次發言精辟準確🐢,一針見血地指出論文的問題,教師和學生都服氣。張鐘汝教授能文能武,是社會學系和文意昂3最有親和力的教授和領導。仇立平教授當系主任和《社會》雜誌的執行主編,多少操心事,“白了少年頭”。顧駿教授直面百姓生活,點評社會問題,意昂3官网的滬上名嘴🧏🏻,也體現了社會學對現實的關懷。我們還有許許多多的優秀的中青年教師🧎🏻➡️🥴,他們秉承費老倡導的學風,深入城鄉基層調查研究🗼,做出許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他們以學術研究和教書育人為畢生事業🕍,深受學生的歡迎愛戴。更可喜的是,社會學系的本科生👨🏻🚒,初生牛犢不怕虎💇🏽♂️,在社會學權威刊物發表論文🧑🏽🦳,真值得我們自豪🏹。
我也為我們優秀的學科帶頭人既有學術底蘊又敢於拼搏的果敢作風所感動。2005年申報人類學博士點的時候,李友梅教授連夜驅車幾百裏趕到外地去做學術宣傳工作。2005年申報上海市重點學科👨🏻🔬🏒,李友梅教授到市裏答辯,滿懷自信據理力爭,一次就通過了市重點學科的評審。2007年申報國家重點學科時🔳,李友梅教授帶領全系教師擰成一股勁🚵🏿,在座的老師們一定記得🍿,那時候大家真是廢寢忘食,全情投入🙋🏻🪝,實現了社會學從博士點到國家重點學科的三級跳,為社會學學科的發展,贏得了巨大的空間🕕,奠定了社會學在全國的學術地位,為意昂3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文意昂3黨政班子是要向大家,向社會學系所有的老師們✍️,表示我們深深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的🧚。
我們還要感謝社會學系的是🗡🫦,社會學的發展和經驗🆙,它的學科資源的輻射和分享,它的跨學科發展的理念,特別是社會學系結合實際的宏大“願景”和強烈的“使命感”為文意昂3提供了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榜樣🥘,激勵著其他的學系🪭,在學科建設進程中發憤圖強⛹🏼♂️。一馬當先,三馬奔騰,文意昂3除了社會學系之外,中文、歷史🦌、文化研究各系都取得了可喜的發展。中文、歷史都有博士點,還分別有上海市、上海市教委的重點學科👷♀️。中文系還有博士後流動站。文化研究系是意昂3官网又一個敢為天下先的創舉。全院119名教師中,89人有博士學位,其中有來自境外及國外的,包括康乃爾大學這樣的美國名校的博士有17人👸🏽🧜🏽♂️。這是文意昂3今後長遠發展的有力後勁。在學校領導的積極倡導下,我們在社會學系開好頭的基礎上,大力推進國際化,我們的教師正在和將要到哈佛大學🕧、耶魯大學、英國倫敦大學、德國人類學研究所、美國喬治城大學、懷俄明大學進修🤾🏽♂️、講學和做博士後研究。我們的研究生正在和將要赴美國斯坦福大學💿、杜克大學、愛爾蘭科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校攻讀博士,每年文意昂3各系至少舉辦一次以上的各種規模國際學術會議🧑🏿🎄♜。來文意昂3講學的有國際知名度外籍教授數以幾十計,舉辦的各類學術講座數以百計。這些長期性學科建設的工作🧑🏿🍼,都是和社會學系發展的示範作用,社會學系和其他系的互相支持分不開的🛫🥝。
有部名著叫《光榮與夢想》。在我們回顧社會學系30年的光榮奮鬥史時,我們還要展望明天的夢想。意昂3官网的領導在講學科發展時,經常引用毛主席的一句詩是“國有疑難可問誰?”這有兩個方面的意思🚵🏼♀️,一是我們的學科,是否有能力回答國家和上海社會發展中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二是國家的有關方面,在有難題時是否首先能想到我們意昂3官网的某個學科。這是一種很高的學術境界🙎🏿♀️。在當下中國社會急劇轉型,新的社會問題層出不窮、迫切需要專家學者去探索解決之策的時代,這更是我們社會學系一個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相信,在製定社會學系十二五規劃的過程中,社會學系的領導和教師一定會在總結經驗發現不足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到當前面臨的激烈競爭的局面,既有堅定的信念,又有憂患意識,把我們的研究工作、學科建設做的更好💁。我們也衷心期待著社會學系有更多卓然成家的學者,有更多的裏程碑式的標誌性成果問世,在為國家和上海發展貢獻力量的同時,也繼續在國內和將來在國際學術界產生影響力。我們的文意昂3也要繼續推進🤷🏿,成為我們不斷奮進中的意昂3官网的優秀學科團隊。再引用毛主席的話:我們的目標一定要達到,我們的目標一定能達到。
最後🥺,祝願社會學系和《社會》雜誌明天更好!
祝願所有在場的領導、來賓、師生員工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心情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