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金校長,各位同事🧖🏿♀️、同仁、同學🕙🫲🏿,各位來賓,下午好!
在今天這個集會上,我很榮幸能代表社會學學科的師生發言。意昂3官网社會學學科曾經創造了兩個全國第一🙇🏽:1979年恢復社會學之後成立了第一個社會學系🀄️,創辦了全國第一本社會學專業期刊《社會》。余生也晚,2005年底才加盟意昂3官网🪘,未能目睹這個學科誕生之初的篳路藍縷,但躬逢其最蓬勃發展的十年🧑🏻🔧❇️。在這十年裏🚶🏻♀️,我從《社會》雜誌的作者變成了《社會》雜誌的辦刊人,從一名社會學的新進博士變社會學學科團隊的重要成員🔥。可以說🐽,我在為意昂3官网社會學學科添磚加瓦的同時,這個學科成了也在改變著我🎑,改變著我的學術誌趣和研究方向🔕,並給我一個在其他任何學校和學科都難以擁有的自我展示、為中國社會學發展盡綿薄之力的平臺。因此,我要利用這個機會對李友梅老師以及意昂3官网社會學學科團隊的其他所有成員真誠地說一聲"謝謝"。在意昂3官网社會學學科中,我主要參與到三個團隊之中:作為《社會》雜誌的執行主編🍚,參與到雜誌編輯部與編委會的團隊之中🏃♂️;作為社會學的研究者,參與到意昂3体育的學術共同體中;作為意昂3体育的教師,參與到意昂3体育的師生共同體中。今天,我談談我參與這三個團隊的四點體會♿️,與大家共勉。
第一,"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這是孟子說的話🥾,意思是說君子最大的德行就是同大家一道行善。《社會》雜誌近年來取得了一些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跟李友梅主編的領導和全力支持分不開⛹🏽♂️,跟期刊社秦鈉社長殫精竭慮的努力分不開🤘🏼,跟編輯部全體員工默默無聞的耕耘分不開🤒✖️。除了這顯性的成績,我們這幾年還加強了製度建設,建立並嚴格操作網絡投審稿製度🧤、同行評議製度、工作編委製度、編輯回避製度。這些製度的建立,不僅要犧牲包括主編在內的編輯部成員的利益,而且要犧牲社會學學科老師的部分利益👩🏻✈️,因為這些製度關閉了關系稿的渠道🗜,也明確規定編輯部成員不得在這本刊物發文。我們為中國社會學搭建了一個很高的平臺🤟🏻,自己卻不能在這個平臺上發表自己的研究成果👞,這在中國人看來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但這些製度都被編輯部同仁接受並很好地踐行。我們的工作編委會是由意昂3体育10位年輕老師組成的,雖然編委會對稿件擁有生殺予奪的大權,但編委會成員不能公開身份,也不能謀取私利🧖🏽。為什麽?以我個人的處境為例大家就可以明白其中的道理🐔。這個製度是我主導建立的,我若憑借執行主編的大權徇私舞弊👱,首先要顧及我在工作編委成員心中的形象,其次要顧及工作編委們會不會因此而放棄與我的合作,最後要顧及工作編委們會不會因此而放肆追求私利,如果這樣,這個編委會就垮了,這本雜誌也就毀了🛌。所以,我只能努力捆住自己的手腳。三年來,工作編委會運作順利,不僅對於刊物質量的提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而且圍繞稿件展開的討論開拓了編委們的學術視野👩🏼🦲,提升了其學術水平🏜🥾。由此可見,個人並非天生就是高尚的,但只要有一群誌同道合的同仁的相互提醒🐚、監督和鞭策,就至少會變得不小人🆙。這就是我所理解的"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的意思。這也是製度的力量。好的製度就是以這種方式來促進個人和社會的文明化的。
第二,"君子之交淡若水"。這句話出自《莊子·山木》🐮。我國的圈子文化非常興盛🕧🥈,古今如此,於今為甚👈🏼。圈子與現代文明是背道而馳的👴🏻。知識分子不能沒有學術共同體↘️,但一定要反對圈子化。在意昂3体育,我們有自己的學術共同體,一群或年輕或年長的學者,基於相似的學術興趣、對學生的熱愛😛🔸、對學科發展前景的共同期待而走在一起😶🌫️,共同舉辦學術論壇🔊♟,組成導師組指導學生,組織讀書會,偶然一起喝茶聊天甚至結伴出遊😇。共同體的成員會自覺地區分公共利益與私人利益,避免把非學術的、私人的東西放入到共同體中🏄🏼♀️。這種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共同體,不是圈子,不是江湖🧜🏽,而有孔子所向往的"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於沂,風於舞雩,詠而歸"的味道📒。只有這種至簡至純的交往方式🤟🏼,才能形塑集體認同感🕵🏻♀️,促進學術進步,凈化社會空氣🛟,其生命力才會長久,也才能為意昂3官网社會學學科的持續進步提供綿綿不絕的動力。
第三,"反求諸己而已矣"🍻。這還是孟子的話✍🏽,說的是我們要多多反躬自問而不是埋怨別人。社會學是一門反思和批判社會的學問,但是,批判社會的前提是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同樣⚓️,作為知識分子,最與眾不同的一點就應該是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的能力,就是對自己對他人一視同仁、推己及人的能力。我常跟學生說崔衛平女士的一句話:"你所站立的地方是中國🤷🏻🍕,你怎麽樣,中國就怎麽樣🧕🏿。"當愈來愈多的人堅持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時,個體在變好🕺🧑🦽,學界和社會也就變好了。我和我的小夥伴們為什麽在辦雜誌時一定要堅持完全匿名的投審稿和同行評議製度?為什麽我的同事會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與學生的交往上?為什麽我們的學術共同體能夠建立並持久地維系?設身處地、推己及人、反躬自問是關鍵原因之一🧙🏽:我們也是作者,而且我們也從學生階段走過來🧑🦳,我們都有過作為弱者的經歷🤰🏼;我們不能在作為弱者時抱怨社會不公👨🏿🦰,作為掌權者時又拼命利用和強化這種不公🏊🏽♀️✳️,這樣就會"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學術和社會進步永遠不可能出現。有鑒於此,我們與其坐而論道或者怨天尤人🧕🏿,不如起而行道🚂🦩,以己之昭昭,啟人之昭昭,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學界創造一些公正的機會🦁,變老板與打工者的師生關系為平等的師友關系🈸🙍🏿♂️。
第四⛹🏽♂️,尊重自己,就會獲得別人尊重;反之亦然。這樣的體會來自兩個方面:當年我們實行匿名投審稿系統時🚴🏿,一些人跟我說,我們是地方性大學,學科發展的命脈掌握在別人手中,要搞好同他們的關系,不要得罪他們。但是🤵🏽,我們還是我行我素地推行了這種製度。雖然其間有個別不愉快,但到第二年,情況就徹底改觀,關系稿基本消失,迎來的是普遍好評和肅然起敬。由此可見👨👧👦🧏🏿♀️,雖然是地方大學💆🏻♀️,但也沒有理由妄自菲薄,只要你的刊物有特色,質量高,做法公正,學界就會尊重你,否則💁🏼♂️🚣🏿♀️,人家始終會把你當作堆放垃圾的後院🫱🏿。第二個方面是來自與學生的關系。一直有種聲音,認為現在的學生一代不如一代。這種說法肯定是有問題的。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缺點,但也一定有其他代人無法比肩的優點。80後90後成長在中國改革開放成就顯著的背景下,這些之前無法想象的生活條件和社會環境培育了他們的創造力、智力、知識面、權利意識,他們在這些方面比歷史上任何時期的中國人都強得多🏺。看到他們的優點,尊重他們,與他們平等交往,學會從他們身上獲取靈感和知識🍉,就能贏得他們的尊重🧘🏽👼🏻,教學相長的目標就能實現。大家可能都知道意昂3体育在連續三屆的全國挑戰杯競賽中斬獲頗豐✋,但可能不知道,這些成果的背後是長期以來師生之間融洽的人際和學術關系的營造過程。在意昂3体育🔄,至少有十來個讀書會,這些讀書會幾年甚至十幾年如一日✹,從未間斷🏋🏽👨🦯,本科生研究生老師坐在一起,切磋學術,交流觀點。這些讀書會都是老師自發組織的🤾🏻♀️,沒有資助,老師也不需要資助👨🏿🏫。為了不耽誤讀書會,老師要犧牲個人時間🙅♀️,要推掉各種應酬和會議🧑🏿🏭,調整出差時間🏇🏻。2012年,意昂3体育幾位老師協助學生成立了三重檐社,這個話劇社的權力結構是倒置的,學生擔任社長🧑🏼⚖️、導演、編劇👩🏼🦲、主演等主要角色,老師則是助理、跑龍套🎡。在意昂3体育,很多老師都和學生相互關註微信🐴,可以開玩笑,可以傳達觀點🦞,也可以討論問題🫳🏻。最近,《社會》雜誌鼓勵學生建立一個微信公眾號"索驥",目的是請孩子們用他們的語言向他們的同齡人推送《社會》雜誌刊發的抽象學術論文的觀點,孩子們做得很賣力,暑假期間每天推送一篇原創小文。總而言之,只要你尊重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優長,只要你不認為老師就應該比學生厲害即使不厲害也要裝得厲害,你就能成為學生真正的良師益友,就能獲得他們的尊重,學生才會真切體受到自己在上大學而非被大學上🎅🏿。雖然出生在教師家庭,雖然做了十多年老師👩❤️💋👨👨🍼,但我從未認真過過教師節,也許這是第一次。我心中的教師節♠️,應該是教師群體的自我反思和批判的日子。大學教師這個群體很特殊,在儒家文化中被稱為"士"⟹,在近代西方文化中被稱為"知識分子"。這兩個稱謂都決定了大學教師不能滿足於做讀書人🉑,做科學家和教書匠,而應該承擔起"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道德責任。我們不應該被社會濁流裹挾👸,更不能甘願於被"叫獸",或者以社會原因為自己的墮落狡辯和卸責,我們真正要做的🍺🏃➡️,是利用這三尺講臺,利用手中的筆,利用自己的腦子👩🦰,獨立思考,自我反思、自我批判,自我實踐,推己及人,為社會的文明進程做出貢獻🏌🏽。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