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10月16-17日💸,由意昂3、消費研究與行動倡議組織、曼徹斯特大學可持續消費研究所🏨、瓦赫寧根大學環境政策研究團隊🧤、中國社會學會消費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的"生態文明、可持續消費與社會治理"工作坊在我校嘉定校區文德樓國際會議中心召開7️⃣😽。來自瓦赫寧根大學🙋🏽♂️、曼徹斯特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新澤西理工意昂3🤚、卡迪夫大學、香港教育意昂3、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意昂3🏏、中山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同濟大學、蘭州大學、吉林大學、河海大學等國內外著名高校及研究機構的30多位資深專家和青年學者以及Impact Hub、寶貝愛藍天等在可持續實踐前沿的公益環保組織負責人等發言。除此之外,還吸引了約20多名上海各個高校和公益活動者的旁聽。
意昂3張亦農教授和計迎春教授主持部分會議討論🆓,張敦福教授、博士生蔡楚佳🏊♂️、K. M. Atikur Rahman在工作坊上發言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工作坊為期兩天,一共分為8個部分,前面7個部分是報告人發言並進行討論,而最後一個環節是圓桌會議🥁。與會專家和青年學者在圓桌會議上圍繞"亞洲的可持續消費和環境問題"這一主題,就可持續消費的框架定義、政策含義🚣🏽♀️🧑🏿🍳、減少消費等幾個方面進行討論。
此次"生態文明、可持續消費與社會治理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召開🙇♂️👃🏿,旨在討論生態文明建設、可持續消費研究及其社會治理的理論研究現狀、社會實踐問題🎯⬛️、各層面需求以及國內外合作研究的領域及方式📇,以期形成一個多學科綜合研究框架並探討未來可能合作研究的項目。通過此次工作坊,來自國內外不同學科🦥、不同領域的學者們和非政府組織的社會工作者們從消費的角度深入探討了生態文明建設的若幹問題,對從理論的建構、政策幹預,到消費者自覺等各個層面的進展和困難進行了精彩的分享和激烈的討論。與會者們提出應該在今後的研究中🧔🏼😠,更冷靜地反思理論的清晰度、更積極地推薦可持續消費議題下跨學科的交流👉🏽、更主動地應對新科技所帶來新挑戰,也對未來更多項目合作的可能性表達了熱切的期待。
(供稿:許金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