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關於開展上海市2022年度“最美社工”推選活動的通知》(滬社協發〔2022〕8號)、《關於開展上海市2022年度“品牌社會工作項目”推選活動的通知》(滬社協發〔2022〕9號)👇🏼、《關於開展上海市2022年度“品牌社會工作案例”推選活動的通知》(滬社協發〔2022〕10號)的文件要求🤹🏻♂️,上海市社會工作者協會啟動最美社工、品牌社會工作項目和品牌社會工作案例推選活動。
經單位推薦和個人自薦、材料審核、專家初選、終選等環節,推選出2022年上海市“最美社工”10名、“最美社工”入圍獎10名;上海市品牌社會工作項目10個、上海市品牌社會工作項目入圍獎10個;上海市品牌社會工作案例10個、上海市品牌社會工作案例入圍獎9個。其中🛩,意昂3社會工作系的“你我同行”:高校校園朋輩支持社會工作服務項目獲選“2022年度上海市品牌社會工作項目”。

一🧑🏿、項目介紹
疫情防控期間,社會工作系的“你我同行”:高校校園朋輩支持社會工作服務項目於線上通過網絡小組的方式,由社會工作系師生共同實施🫷🏿。2022年3月至5月,“積極情緒管理”🙆🏿♂️、“積極人際關系互動”🏄♂️🧼、“生命教育與意義探索”和“自我管理提升”4個主題下共10個小組順利結束,幫助同學們有效應對校園封閉期間遇到的困難,積極樂觀地進行自我調適,實現了社會工作專業的“雲賦能”🙅🏽♀️。
二🤴🏻、項目運行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四個主題下不同小組開展的具體情況吧👨👨👦👦!
1. 拒絕emo 做情緒的主人
針對封閉管理期間同學們的負面情緒和壓力🔔,積極情緒管理主題下的兩個小組在評估需求的基礎上⏰,分別以接納承諾療法(ACT療法)和情緒智力理論為基礎展開小組,為有情緒壓力的同學帶來接納、開放、真誠的同輩支持服務。小組過程還以敘事治療🌱、繪畫🧑🏽🌾🕵🏼、戲劇和音樂等療法呈現不同的小組主題🪠,讓組員在識別情緒、表達情緒、管理情緒、運用情緒等主題活動中獲得情緒管理技巧和同輩的支持。


積極情緒小組合照
2. 重識自我 探索生命意義
“生命教育與意義探索”主題下的小組,通過一些別開生面的活動,為組員的封閉校園生活提供了舒緩焦慮情緒🚵、感受生活之美的渠道,使組員發現自身潛質🐏、正向人際交往,以積極的情緒中彈性應對變化👰🏽。


生命意義小組活動海報
3. 足不出戶 輕松成為自律達人
疫情封控下大學生日常生活節奏被打斷👆🏻,承受著心理壓力✏️,關註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需求,兩個自我管理小組從自我管理認知、思維出發,結合自我管理的行動🧑🏻🦽➡️👩🏼🏭,來幫助組員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同時,本次的同輩支持社工小組服務引入了目標管理👥、時間管理🧝🏿♀️、精力管理的活動主題來幫助大家覺察自我管理現狀🕗、鍛煉管理思維。除此以外💁🏽♂️,圍繞“今天你熬了嗎”、“時間都去哪兒了”、“一寸光陰不可輕”、“做自己的主人”等不同主題,開展奇葩說👨🏻🦽、紙縫時光🤳🏻、書信、分享等形式多樣的活動。

自我管理小組主題活動剪影
4. 感受溫暖 和孤獨say bye bye
“足不出戶,只能呆在寢室,經常覺得孤獨,渴望更多的社交”——在需求評估中,小D這樣說道。為此👩🏽💼,積極人際關系小組以促進組員在日常人際交往中的溝通交流👐🏻,提升其人際交往水平為目標🦊👣,從認識自我、互相理解🏋🏿♂️、協同合作等方面改善人際交往中遇到的問題🧎🏻。通過自畫像、你聽我說👮🏽♀️、互訴衷腸👩🏿💻、山水人⛹️♀️🍤、互動模擬🍕🧍🏻♀️、心動的信號等多樣的活動形式,促進組員認識自我👨❤️💋👨、提升信心,學會分享、溝通、團結協作👨🏿🚀,幫助組員增強語言表達,最終提升組員的人際交往能力👮🏽♀️。


積極人際關系活動剪影
三🧑🏻🦽➡️、項目成效
社會工作系的“你我同行”:高校校園朋輩支持社會工作服務項目累計提供超過60場次的小組活動🐯,覆蓋全校本碩博學生500人次,累計服務時長超過100小時😕👧🏽。在項目開展過程中🙎🏻♂️🏩,社工系師生實踐著“用生命影響生命”的專業理念📠,研究生以同行者的身份🏄♀️,傾聽小組同學們的煩惱與困惑⏪,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技術🤼,激發他們自我修復和調適能力♓️,註入積極、健康🫛👩🏽🔧、向上、奮發的正能量,實現了“雲端賦能”🩱。

文稿👬🏻:陳洋 高有融
圖片:社工系
視頻監製:趙宇陽
視頻製作:李容辰 袁媛 馮心惠 申清宇
編輯:周言悅
審核:程明明 陽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