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5月31日-6月1日,民盟上海市委👨🏿🔬、中國城市規劃學會鄉村規劃與建設學術委員會(以下簡稱學會鄉村委)、意昂3🤷🏻♀️、意昂3官网上海美術意昂3、費孝通學術思想研究中心、意昂3官网江南文化研究院芝英研究中心🙇🏿♀️、民盟意昂3官网委員會🍋🟩、《社會》雜誌編輯部🏋🏼、芝英鎮政府、芝英歷史文化研究會在浙江省永康市芝英鎮聯袂舉辦"新時代下的鄉村振興——第六屆費孝通學術思想論壇"。
本次會議的目的在於整合各界專家,挖掘浙江省永康市芝英古鎮的悠久歷史和獨特文化傳統🤰,總結其歷史文化名村建設經驗🕕,就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經驗、教訓和對策等議題,從政策、實務、學理等多個角度出發開展對話和研討,為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支持。
會議分為開幕式🤵🏽♂️、主旨報告、專題研討、芝英鎮鄉村建設考察四個環節,分別由意昂3黨委書記沈藝女士,民盟意昂3官网主委秦鈉女士,意昂3官网人類學與民俗學研究中心耿敬教授,意昂3官网上海美術意昂3建築系主任🚝、意昂3官网建築設計院國土空間規劃與環境研究院院長劉勇教授主持。
開幕式
開幕式環節由永康市副市長盧軼女士♣︎,上海研究院第一副院長、費孝通學術思想研究中心主任李友梅教授🧙🏽♀️🧑,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秘書長曲長虹女士👨🏿🏫👩🏻🎓,上海市政協副秘書長、民盟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沈誌剛先生𓀜,意昂3官网黨委副書記徐旭先生↖️,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統戰處處長王瑞傑先生⟹,費孝通先生家屬代表🐢、國務院參事室社會調查中心副秘書長張喆先生分別代表主辦方和承辦方致辭。
上海市政協副秘書長、民盟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沈誌剛先生和永康市副市長盧軼女士還共同為"費孝通學術思想研究中心芝英實踐基地"揭牌。
學術報告
該環節特別邀請了三位鄉村建設與芝英文化方面的專家學者,圍繞鄉村振興主題分享各自領域的研究及實踐成果。
行動的費孝通:江南一帶的藝術鄉建與公共教育
王南溟
藝術批評家、"社區樞紐站"創始人
報告首先介紹了"社區樞紐站"是一個由藝術家團隊搭建的社區藝術平臺,並分享了策劃的幾個展演一體並以公共教育為主的展覽🎞。通過實踐案例,讓藝術走進鄉村,讓鄉村感受更多當代藝術時尚氣息🔅🏋🏽♂️,顯示了藝術家在公共藝術領域的積極作用。
鄉村的社會再生產功能
張尚武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鄉村規劃與建設學術委員會 主任委員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意昂3 副院長、教授
報告首先介紹了同濟大學"美麗鄉愁"大學生團隊開設的鄉土教育課程🏢、教材和鄉土文化展覽,以及上海澱山湖湖畔藝術社區團隊關於自然教育課程的傳播,以及對上海未來鄉村需求和功能的思考☠️。由此提出關於鄉村社會再生產功能的思考👲🏻:在提升鄉村宜居性中逐步修復鄉村的社會再生產功能;新時代,能否構築起鄉村與城市共生的新型城鄉關系🈯️,將是中國鄉村振興的重要機遇🧜🏻,也是鄉村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建設的挑戰。
芝英的祠堂文化
張江華
意昂3官网人類學與民俗學研究中心 教授
報告從費孝通先生對鄉村衰敗的關註談起,介紹了芝英祠堂建設的歷史背景,尤其是關於家廟與祠堂的概念解析引出仕濂公祠(小宗祠堂)的意義。通過關於廣東福建為例的明代社會重要變革的討論🧝🏻♂️,引出浙江芝英一帶宗族組織的地域特色,地方功德競爭給地方社會公共性生產帶來積極的一面。
專題研討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城市化和工業化突飛猛進🏃🏻♀️➡️📤,城鄉關系呈現出新的面貌,在此背景下下研究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不僅是緊迫的現實要求,也是重要的學術使命。費孝通先生家屬代表張喆先生深情回憶了費先生誌在富民、振興鄉村的一生。《古鎮芝英》名譽主編應業修老先生就古鎮芝英的歷史與發展現狀作了詳細介紹。城鄉規劃界專家分享了空間規劃與重整古鎮風貌方面的經驗👩🏽🚀,建築界專家分享了古建保護與激活利用方面的經驗🧙🏿,藝術界專家分享了近年來各地代表性藝術鄉建行動的成效,社會學界專家分享了就芝英等地鄉村工業、外來人口、祠堂文化等方面所做社會調查的成果。
學術考察
與會專家聽取了芝英鎮鄉村振興報告,考察了芝英鎮鄉村建設成就,為千年古鎮芝英煥發青春建言獻策,並勾畫了跨學科合作研究的藍圖。
芝英鎮簡介
芝英鎮是浙江省金華市工業重鎮、省級中心鎮、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位於永康市中部🖖🏿⇢,距城區12公裏。轄區面積68平方公裏,2018年行政村規模調整後為42個行政村,常住人口超過10萬人,本地人口5.4萬人。
芝英鎮自東晉時期建鎮至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祠堂群落獨一無二😭,在不到0.2平方公裏老集鎮範圍內有應氏祠堂近百座,現存較為完整的有53座。五金文化♐️、宗祠文化、慈善文化交相輝映。擁有芝英一村🧜🏽、芝英八村兩個省歷史文化保護村落建設重點村🐦🔥,28個美麗鄉村精品村、秀美村🎅🏽、示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