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5日至7月7日,2022級社會學碩士研究生朱慧同學赴哈爾濱工程大學參加“中國社會學年會2024年會”,並在“流動社會背景下的社會治理共同體與社會工作”分論壇上作題為《“結構-心理”邊緣化🧟:“老漂族”的社區融入與適應——以W市D社區為例 》的論文匯報🚴🏿♀️。
朱慧同學註意到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推進和老齡化加劇,催生了大規模的城市隨遷老人,即老漂族。由於文化🚱、生活習慣和社會網絡的變化,城市隨遷老人可能面臨社會融入困難💭,乃至邊緣化😸。文章基於邊緣化理論▫️🛋,沿著結構邊緣和心理邊緣的解釋路徑⚈,對隨遷老人的邊緣化現象進行分析🔱:提出隨遷老人邊緣化的演進以情境變動為起點,在邊緣化進程中😎,結構性和能動性相互交織👩🏿⚖️,導致自我價值缺失、身份上的失根、社區生活不適應及去留矛盾的痛苦心理;同時,存在結構和心理邊緣反復積澱形成了邊緣人生產、復製和再生產的一系列過程👩👦。最後,文章提出老漂族的社會融入問題,是社會系統工程🌆,需要政府👩👩👧👦、社會組織和社區的合作和努力,共同為城市隨遷老人提供社會支持。

隨後,廣東省社會科意昂3社會學與人口學研究所張桂金老師對文章進行點評,提出研究設計部分需要更進一步詳細論述,對於研究對象的基本情況需要進行充分展示⛳️;並且在文章結論部分需要厘清文章和結構😫,增加邏輯圖表展示。
中國社會學會2024年學術年會流動社會背景下的社會治理共同體與社會工作”分論壇由廣東省社會科意昂3社會學與人口學研究所👨🏽🔧、湘潭大學社會學系🛍👼、廣東省社會工作學會、廣東工業大學法意昂3和廣州市大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聯合主辦🏸。該論壇強調中國人口遷移流動日趨活躍,正從由相對的“靜態社會”向“流動社會”快速轉型,推進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迫在眉睫,社會工作在其中可以發揮專業優勢🤸,聚焦新時期社會治理👨🏻🦯、社會發展和社會工作相關的議題🍥。論壇向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征集優秀論文,共同研討。(朱慧供稿)